山东沂南县大庄镇河阳中心小学开展“走近民法典 拥抱美好生活”系列民法典宣传教育活动
时间:2024-12-03 17:30 浏览次数:
山东新闻网:(马锋 王钰林)为深入宣传和贯彻实施《民法典》,广泛开展《民法典》宣传教育工作,大力弘扬民法精神,普及民法知识,宣传民法实践,推动《民法典》学习宣传走进师生心中、融入师生日常生活,提高师生运用民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河阳小学开展了一系列《民法典》学习宣传教育活动。
一、加强领导,推进宣传教育活动深入
河阳小学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办公室、教务处、政教处、少先队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民法典普法教育领导小组。校长亲自挂帅,把民法典的宣传教育活动,作为近阶段河阳小学普法教育和依法治校工作的中心,建立了以校长室为龙头,以政教处、教务处为主体,以班主任、党员教师为骨干,以党、团、队组织为依托的学法、普法工作队伍,完善了民法典宣传教育网络体系。河阳小学还加强了与公、检、法等职能部门的联系,在专职法治教育工作者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工作,进一步加强了对全体师生的民法典宣传教育工作。
二、营造氛围,加强民法典宣传阵地建设
河阳小学充分发挥校升旗仪式、校园网、黑板报、电子屏及宣传橱窗等宣传阵地的作用,开辟民法典宣传教育专栏,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和教育,力求使全校广大师生员工都能做到知法、守法、护法,依法办事。通过发放倡议书、微信互联等活动,开展家校互联,通过“小手拉大手”,充分扩大民法典宣传教育范围,积极营造全社会学法、知法、用法良好氛围。
三、注重实效,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法典优质课活动
1.开展教师集备研讨
民法典是新中国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涉及内容极为广泛,与每个公民都息息相关。河阳小学教师通过学习民法典相关法条、观看民法典专题教育视频、开展学习民法典主旨,进一步加强民法典学习,深刻领会民法典的精神内涵,熟练掌握和运用法典,并且将民法典的精神集合各个年级段不同的学情,开展《民法典》教学活动,引导孩子们进一步提升法律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优质课精彩纷呈
以“走近民法典,拥抱美好生活”为主题教育活动在全校范围内以班级为核心展开,各班班主任以及道德与法治老师为了让自己的讲解更专业,课堂内容呈现更精彩,首先自己认真学习《民法典》相关知识,通过对《民法典》内容、作用及意义的仔细解读,然后在主题班队会中结合实际案例以点带面,为同学们普及相关知识。特别是在“挡不住一时诱惑,给游戏大额充值,可以退款!”;“在校园中遭遇校园欺凌,勇敢说不!”;“面对需要我们伸出援手的危及时刻,放心去帮!”等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让学生明白在受到伤害时要让法律在为自己“撑腰”,紧握法律这杆枪,才能有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班主任的详细解读下,学生们认识到自己法律知识的匮乏,深切的感知到祖国新时代有法可依的公民幸福感、有法必依的公民责任感、违法必究的国家决心。
老师们精心备课,积极研讨,低年级的老师利用游戏动画等教学手段,促进孩子们对《民法典》的理解,中年级段教师利用学校常见的一些现象,身边家长的一些做法入手,让孩子们成为家庭中的普法守法小卫士,高年级段的老师从《民法典》的条文和《民法典》的修订历程入手,让孩子们了解民法典的雄浑与博大。
无规矩不成方圆,无法治不社会。《民法典》的普及将更细致指导和规范我们的行为,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文明建设和法制建设。民法典系列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让师生们体会到遵法、守法、用法的意义,进一步增强了师生们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也让《民法典》在校园落地生根,成为保护校园、社会和谐稳定的力量。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山东新闻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如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媒体来源的信息作品,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并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该相关内容。如其他单位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应予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若因线路及本网站控制范围外的硬件故障或其它不可抗力而导致暂停服务,对于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如有什么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