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胃疼”就真是胃疼吗?通常的治疗误区有那些?
郭学刚教授:胃疼不一定就是“胃”疼,不要试图诱导医生只是看“胃”,应该客观述说症状、由医生结合检查情况来做综合判断。我国存在的普遍现象是,修车时去4S店,从不要求懂;修电时也知道找专业电工;“修”人体疾病时……却都要求要懂,常抱怨说“我们又不懂”,殊不知,人体要比机器复杂得多,医学发展到现在也只能解释并治疗一小部分问题,而这却往往需要学习专业医学10年以上并多年的临床经验积累,而在门诊大量的病人面前医患交流也就只有几分钟,不建议把这宝贵的几分钟消耗在“为什么”上,而应该搞清楚应该“怎么办”,这才能提高效率。还有一个误区就是“看病贵”,我们可以想一想,车重要还是人重要?当然是人重要!可事实是,人们修车时花几千不觉得贵,而在人自身上花几百也觉得贵,何况就医时还有医保的保障。相信医生就等于尊重生命,互相信任是前提。诊治病情需要全身考虑,患者不要臆想并试图诱导医生的思维,这可能会影响医生的精准判断。总之,健康就是节约、健康就是和谐、健康就是责任、健康就是财富。
科教网:看来癌症并不是那么可怕, 感谢郭教授接受采访。
郭学刚教授:其实消化系统肿瘤癌变,完全可以做到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可以极大减少恶化和伤亡,我们内镜医生有个口号:发现一个早癌患者,等于拯救一个家庭。我希望广大患者能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呵护好自己的胃肠道,也祝愿科教网越办越好,感谢科教网对四医大西京消化病医院的多年关注。
四医大西京消化病医院郭学刚教授介绍
郭学刚,1962年生,1980年就读第四军医大学本科,1988年攻读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学位,1993年获博士学位。1985年毕业以来,长年工作在消化内科临床第一线,从事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以及消化系统肿瘤的临床诊治和临床研究。
郭学刚曾赴香港、日本进修学习消化内镜技术。在西北地区率先成功地开展了10余项消化内镜检查及微创治疗新技术。以第1作者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4项;第2作者2项;陕西省卫生厅科研基金1项;分课题负责人负责全军医药卫生科研基金课题重点项目1项;负责国家支撑计划子课题2项。近年来发表临床相关的SCI论文10余篇,核心期刊论文100余篇,参编消化内科相关专著5部,主译美国最新专著2部。
郭学刚兼任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消化内镜分会主任委员、国家消化内镜质控专家组委员、中华消化内镜分会ERCP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分会委员、中华消化分会胰腺学组委员、中华消化内镜分会超声内镜学组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消化专委会秘书。郭学刚教授也是中华消化内镜杂志副主编、中华胰腺病杂志、中国消化内镜杂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编委、消化疾病论坛杂志常务编委、编委等,为国内多所大学兼职或客座教授。(李伟伟 成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