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化 >
李红兵 | 满台风动 写意飞扬——戏画《武生》之美(4)
时间:2022-11-09 18:05  浏览次数:
《武生》画面主体即是表现长靠武生蓄势——翻旋的动态之美及动态表演中爆发的力量之美。物理学中把某个物理量在空间的一个区域内的分布称为场,戏曲演员与观众之间的信息交流场,将戏曲表演艺术之美荡漾在观众心间,或低回婉转或奔涌激越。节奏与频率随着剧情发展跌宕起伏而变化,同时,观众的即时反馈,例如掌声与喝彩直接作用于演员,潜移默化地作用于观演信息交流场。

油画《武生》运用点、线、面造型语言要素将长靠武生“场势”进行视觉元素提炼、转换,并将具有中国传统审美特征的写意笔法以大小、轻重、缓急、疏密、断续的笔触变换,使靠旗飘带及枪缨飘扬、甲胄服饰飞动,以握枪柄之手为圆心作放射状投射,表现长靠武生满台风动、神采飞扬、由内而外的英雄气概与阳刚之美。势,这种有生命的节奏表现,在整体上必须有一气呵成的连贯性。这也是在画《武生》时用笔追求笔断意连、气脉贯通的重要特质。

三、油画《武生》的色彩语言

中国古代称绘画为“丹青”,可见古人对色彩的重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周礼·冬官· 考工记》就记载了“画缋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青与白相次也,赤与黑相次也,玄与黄相次也。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黻,五彩备谓之绣”。这种朴素的色彩象征和搭配体系在汉代又被儒家学者与五行思想结合,精致化为影响深远的五色体系,它构成了中华民族最核心的色彩审美观念。

戏画是宫廷艺术与民间艺术的融合,与文人画哲学观念崇尚素墨的审美取向迥然不同。纵观戏画用色,赋彩绚丽、抒情豪放、色彩浓郁,延续了宋以前壁画、民间美术赋彩的法则及汉民族色彩特征,给人以厚重艳丽之感。

长靠武生马超头戴麻冠扎白孝绸,衬白缎龙箭衣,扎白缎三蓝线夹金秀大靠,黑靠绸、黑彩裤、黑厚底靴,手持白缨银枪,扮相英俊威武。油画《武生》的创作保留了戏曲程式化色彩,马超的形象用蓝、白二色表现,尽显英俊威武、神勇无敌。画面背景以黑色为基调,烘托白靠甲及蓝色夹金绣纹饰图案,在把握基本色调协调的同时,加强色彩的纯度对比及明度对比。人物面部和手的色彩在大面积冷色及重色对比之下显得比较突出,但为了表现人物动态为主而将头部的五官及手有意弱化处理,使观者对长靠武生飞旋舞动的动态之美印象深刻。


分享到:
文章编辑: 陈秀荣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山东新闻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如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媒体来源的信息作品,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并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该相关内容。如其他单位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应予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若因线路及本网站控制范围外的硬件故障或其它不可抗力而导致暂停服务,对于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如有什么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