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草芬芬,自是人间好风光。读完邹瑾先生新作《地坤》,一种别样情愫在心头萦绕,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作家邹瑾在40万字的长篇中,讲述了由有动植物基因库之称的凤城县清龟山粗放开发和绿色发展两条不同经济发展道路斗争搏奕而引发的系列事件和官场震动,是大自然生态位受损联动官场生态位、情感生态位、社会生态位错位的典型事件,表达了作者在生态文明建设这个千年大计的宏大视野下,对官场观、生态观、政绩观、人生观的深刻反思,是高质量发展成为硬道理的新时代重构官场理念、行为规范的反思之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警醒意味。
“见出以知入,观往以知来”。作家邹瑾出生于川东大巴山深处,幼时放牛,长大从医,后入政途,当过秘书,做过领导,从基层一步步成长,学识丰富,无论是工作还是著述都颇有建树,人生经历和官场阅历十分丰富。在小说《地坤》中,作家聚焦脚下这块土地,站在关切人类命运发展的高度,发出了官场之问、现实之问、灵魂之问、担当之问,并系统性的给出了答案,振聋发聩,引人深省。
——于叙事之中见境界,发出官场之问。中国官场小说起源于清末“黑幕小说”,如晚清文学家李伯元创作的《官场现形记》等。这些小说多倾向于权术、官道、反腐或“致力于揭示官场现实、迷恋于官场炫技、津津乐道于不为人知的官场潜规则”以“迎合读者窥视心理”,是消费型通俗文学,属于流行文学,“对于民主、廉政,乃至人类文明进步影响有限,也并无太多文学上的建树”,多为饭后茶余谈笑之资。《地坤》站位官场叙事,是一部典型的现实主义官场小说。小说以风城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参加市环保警示约谈开篇,敲响了环保整改的警钟。彼时,长期在高校工作的环境与动物学博士程子寒恰好被省委选派到风城县任县委常委、副县长并分管招商引资和环境保护,意外与自己同门师姐、县长韩月川重逢,此时,清龟山非法盗采、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危害村民健康,进而持续爆发极端地质灾害,他也由此卷入看不见的职场漩涡,可读性很强。同时,作品官场语境浓厚。行文中衣食住行、端茶倒水、言谈举止,无一不在细节中浸透着官场痕迹。特别是作品中的官员讲话或发言,几乎都可以作为公文范本,甚至在现实中可以拈来就用,为文章增色不少。
全篇以青龟山粗放开发和绿色发展的激烈斗争为主线,围绕风城县“双石战略”和“三清经济”两种经济发展模式展开斗争。这里面,有搏奕、有权斗、有反腐,甚至还有权钱交易与巨大的利益交织之下的黑恶势力。当然,这也是诸多官场小说必不可少的要素、看点。但最为可贵的是,作者却并没有沉迷于权斗或官道之类以搏取眼球取悦读者,而是通过对官场系列事件的描写,特别是围绕着对青龟山的掠夺性开发和保护性发展的斗争,站位于历史和哲学对人类命运、人性等诸多深层次问题进行终极思考,塑造了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远远超越了一般官场小说通俗文学、流行文学的范畴,将其升华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开辟了官场小说写作的新境界,具有开创性意义。同时,从高校博士到地方挂职副县长的陈子寒的一系列不合当地和官场常规的行为,比如:单枪匹马调研却被清风镇治安员当成骗子关押起来反而又了解了真实情况等,这些无疑是对现实官场中固有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挑战,也是对当地官场规则以及陈规陋习的一种反击,不由自主的引起人们对新时代官场行为范式的反思和共鸣。
——于选材之中见深意,发出现实之问。文学作品的作用有三:文以言情、文以言志、文以载道。一部好的作品在于直面现实,向现实发问,向时代发言,并给予答案。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可避免的积累了一些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进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发展阶段,生态无疑是全社会最为关心的热门话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地坤》以生态为主题,无疑击中了社会痛点。
小说中,高校环境与动物学博士程子寒上任伊始,就轻车简从深入到清风镇去调研,以及当地群众到县政府极端上访,其根源就在于当地滥采和粗放式开采已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并让野人娃袁九金的父亲袁四焕率先付出生命的代价。这说明我们在享受飞速发展的物质文明同时,被污染的环境已开始向我们索要代价。也是由于盗采和环保问题,最终引发了“5.27”地灾泥石流事故和“7.23”透水安全事故,用血淋淋的环保之殇生动而形象的诠释了我们为什么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警醒意味已十分明显。
但更为重要的是,即便在这种情况下,当地一些领导干部依然坚持以资源大开发为主导的经济发展“三石”战略。尽管这背后有深层次的利益交换。但其间一些领导政绩观错位,试图以带血的GDP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从而捞取升迁资本也是主要动因之一。在生态问题成为社会的共识,但官员反而政绩观错位,实际上再次抛出是否以人民为中心,发展为了谁、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共享这个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对官员的政绩观进行了反思,并很明确的给出了答案。与此同时,小说通过环保局长在案件查办中付出生命的代价、齐宇矿业将排污管设在河流中间增加查证难度等诸多细节,揭示出在利益、意识等诸多不良因素的多轮驱动下,环保问题的严峻性、隐蔽性以及斗争的艰难性。我想,这就是小说的另一重重大现实意义,也是《地坤》的超越其他同类小说的所在。
——于描写之中见格局,发出灵魂之问。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钱钟书说:“人物形象是文学作品的灵魂,如何塑造,就决定了作品的品质和价值。”鲁迅说:“人物是小说的主体,人物形象的生动刻画是小说艺术的核心”。《地坤》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生动而又立体,体现出作家深厚的生活阅历,对生活观察得细致入微和极高的文学造诣。在塑造陈子寒和妻子两家的城乡隔阂时,仅仅只用了陈父在他搬新家第一次进城时由于上厕所用不来抽水马桶,解完大便后不知所措竟用双手捧抓在报纸里裹着这样一个细节,寥寥几笔,就将这种门户差异刻绘得入木三分,从而以人物塑造来展现社会的多维度,展现出作家内心深处的人文关怀和忧虑同情,作出了深沉的人性思考,也透露着些许无奈,但却并不避讳这也是社会发展带来的必然。
女性官员的升迁从来都是社会的热点和痒点问题。作家直面现实,对社会最为关注、最易过份解读的女性官员的升迁问题采取不回避、不抹黑的态度还原事物本来面貌。以县长韩月川和县文旅集团总经理夏贝竹为例,两人都以“美”著称,而在升迁的关键环节,都面临着可以左右命运的上级领导直接引诱甚至软泡硬磨,韩月川虚以委蛇,但却在关键时刻不失底线,夏贝竹却是宁死不从,人物形象有烟火气,也为女性官员正了名。不哗众取宠,理性表达了官员群像。
我想,有对生活的关怀,有对人情的洞察,对人性的洞察,有对社会的发提问,这应该是一个良心作家和官员的应有的素质,这也应该是人物塑造中最为重要的。
——于细微之中见思想,发出担当之问。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古代历来有“官场如战场”“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说法,这也充分说明要干事就有矛盾,也就需要斗争。时至今日,社会更多元,矛盾更加尖锐,斗争更是在所难免。习近平总书记精辟入理的说道,“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斗争精神既是我们党赓续不断的优良传统,又是新时代干部的要求和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特别是在大是大非面前要立场坚定,敢于亮剑,要善于进行新的历史特点的斗争。而《地坤》中,用文学的笔触,用事实对斗争精神进行了诠释,回答了新时代的干部为什么要勇于斗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个重大课题。
好人不一定是好官。小说中,最为典型的就是风城县委书记肖一凡,表面看洁身自好,即便身为县委书记,妻子仍然在老家务农,自己不贪钱不嫖娼不收钱,自认为守住了底线,但每到矛盾冲突的关键时期,他的血压总会莫名升高,然后在风平浪静时又会莫名的降下来,特别是当老领导市委副书记李谷雨要他将青龟山茶仙坪的玉矿以花岗岩名义协议整体违法出让时,便索性来个突发脑溢血躲进病房成一统,最后死去八条性命,让人无限唏嘘,就连他老婆都看不起他。而县长韩月川明知有些事情不对,却左右逢源,自以为能够取得多方平衡,即便在面对市委副书记李谷雨调戏时也将计就计,却最终被人利用,幸亏组织明察秋毫,终究还他了一个清白,但最终还是调离岗位。此种,既是对当前的躺平干部的一种警示,是对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素质的一种警醒,显示了从政这个职业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总的来说,《地坤》无疑是一部作者用心灵淬炼的完美之作,小说语言优美,引经据典,加之作者对易经、书法等颇有研究,并融入其中,颇有可读性。结构采取粗放开发和绿色发展道路斗争搏奕和官场斗争双线运行,且行文间既提出问题又回答问题,引发读者对对官场、对发展、对人性、对爱情等系列问题的认识和思考,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小说对传统官场小说的极大超越,对环境保护进行深度挖掘,沉浮于心,张弛有度,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政治性,个人认为《地坤》实在不失为一本勇立时代潮头的名篇佳作。(本文作者:苗勇,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总工会副主席。原载:中国民生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