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化 >
推进乡村振兴 文学理应“在场”——郭小川研究会创作基地揭牌(2)
时间:2019-10-30 22:55  浏览次数:

21565510712322898_18.jpg

作家们如何来描写这个时代的“新气象”、“新人物”、“新精神”,使自己的作品与这个时代真正契合?只有融入新时代,拓宽创作视野格局,在波澜壮阔的社会实践中,秉承良知、突破小我、摒弃浮躁、勇担使命,才能在文学创作过程中精准传达时代精神。

今天的乡村,以一种完美的姿态,在岁月流变中翻转成一道道耀眼的风景。更重要的是,曾经伴随着庄稼野草朴素生长,传承千年的文化根脉和基因,依然鲜活流淌,在果木葳蕤中升华成新的吟唱,以鲜活的时代性、深沉的思考性,展示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新农村的蓬勃图景。此时,文学表达不可缺席。

“组建一个文学创作基地,就等于疏通一条城乡交流的渠道,过去常说要逐步缩小和取消工农差别、城乡差别、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如今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拓宽和延伸,这个预言正在变成现实!”诗人步九江说。

共建创作基地,让作家走到村民中间,在村民的心中播下一枚枚“文化认同”的种子,假以时日,美丽的乡村,一定会绽放出更多的“文化自信之花”。(崔梦蕾 张秀玲)

附:诗作三首

秋吟春曲 ·承德市郭小川研究会创作基地揭牌有感

/霍剑军

耕读之家慕圣贤,朱红门楣郭小川。

以诗会友群贤至,百年陋室换新颜。

曲终歌罢情不散,落叶缤纷缀诗签。

莫叹暮秋斜阳里,翘首新春相见欢。

赠剑军“小川诗歌研究创作基地”落成而作

/吕少斌

耕田之手弄文章,乡野诗心显轻狂。

莫道稼穑不识韵,山风一缕送清香。

分享到:
文章编辑: 陈秀荣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山东新闻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如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媒体来源的信息作品,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并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该相关内容。如其他单位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应予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若因线路及本网站控制范围外的硬件故障或其它不可抗力而导致暂停服务,对于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如有什么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