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化 >
推进乡村振兴 文学理应“在场”——郭小川研究会创作基地揭牌
时间:2019-10-30 22:55  浏览次数:

“秋凉刚刚在这里落脚,暑热还藏在那好客的人家。”我想用郭小川同志的诗句,表达我此刻的激动心情。这里就是承德文学创作者的家,欢迎作家们常来这里走一走。”10月19日,在平泉市南五十家子村郭小川研究会创作基地——一座青砖灰瓦的百年老宅前,镇领导及村书记霍剑军热情地迎接着来自承德、平泉两地的数十位作家及诗歌朗诵团的成员们。

瀑河水岸聚鸿儒,浓墨重彩绘华章。金秋十月,由承德市郭小川研究会、承德市老年作家协会、承德诗歌朗诵协会、南五十家子镇人民政府、南五十家子村委会、承德御薯庄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郭小川研究会创作基地揭牌仪式在此举行。

市郭小川研究会执行会长步九江在致辞中说:“文化自信有极大的粘合力、搅拌力、渗透力和影响力,郭小川研究会在这里建立“创作基地”,是坚持文化自信的具体举措。这个创作基地只是一项重大文化工程的开始,我们将有长久计划和短期安排,根据农村的不同季节,搞笔会、诗赛,专题诵读和摄影绘画活动,为所有各种爱好者提供施展才艺的舞台,在时机成熟时还将设置专项奖,出版专项书,让永存的档案在子孙后代中发挥效应。欢迎诗人、作家来这里采访采风,体验生活,交流经验,安心写作。我相信田间地头,农家小院必将成为有心之人挖掘题材、在典型环境中创作出鲜活的典型人物的灵感之地。”

“南五十家子村,蒙、满、汉一家,民风淳朴,全体村民迫切希望以文会友以诗结缘,共同努力,把南五十家子村打造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祥和文明的‘驿站诗歌小镇’,用我们鲜活的笔墨,嘹亮的歌喉,讴歌伟大的时代和灿烂美好的生活。”将自家老宅奉献给创作基地,青年时期就一直崇拜郭小川,有着强烈诗人情怀的南五十家子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杏林春晓承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市人大代表霍剑军,对创作基地带动乡村文明建设充满期待。

一首首诗朗诵,金声玉振、行云流水般响彻在田野之中;一曲曲蒙古族的豪迈欢歌,萦绕在村庄之上;孩子们如同一只只草原小雄鹰,欢快地跳起了蒙古族舞蹈……深情、感动与欢乐弥漫整个会场。

21563309556062738_18.jpg

不懂乡村,就不了解真实的生活。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文学理应“在场”。南五十家子村历史上曾设有皇家驿站,史称“蒙古头台驿站”,是清朝康熙年间设立的驿马站。清政府为了加强对东北边陲的统治,沟通瑷珲与北京的政治军事联系,命喀喇沁王选派50名英勇善战的蒙古族青年,在南五十家子设立驿马站,这个驿马站是由北京至瑷珲驿道经喜峰口到关外的第一个驿马站。如今,在这里仍留有古驿站的文化遗风。

“农商并举苑景新,古道驿站催新芽。”霍剑军的诗句真实地诠释了这座村庄的历史变化。作为平泉市郊享有盛名的卫星村,这里文化底蕴深厚,风土人情淳朴。解放初期在党的领导和老一代村干部的带领下,就创造过辉煌,成为标杆,奉作典范,特别是近些年来,一直带领村民走在致富路上的领头雁霍剑军,发挥出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村上下,天翻地覆,焕然一新,在物质生活有了显著提高的基础上,文化需求也与时俱增,精神文明建设登上了新的台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日益深入人心,成为人们追求的美好境界。提升全民素质,建设美丽乡村的强大动力,知识的渴求,文化的发酵,影响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村民们的精神世界正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而及时传递“乡村变迁的脚步声”,深度呈现当代农村正在发生着的变革,记录乡村治理过程中的积极探索,透视乡村人精神的成长,关注新的基层政治文明生态……通过文学作品,与土地、与农民、与乡村对话,深入发掘其中蕴含的精神启示、经验探索,这是新时代需要的新的文学表达。

分享到:
文章编辑: 陈秀荣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山东新闻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如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媒体来源的信息作品,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并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该相关内容。如其他单位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应予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若因线路及本网站控制范围外的硬件故障或其它不可抗力而导致暂停服务,对于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如有什么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