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法官国际日:初心不改 逐光前行成为法官一周年的思考与感悟
时间:2025-03-06 17:44 浏览次数:
74
山东新闻网:(崔英美)时间悄然流转,转眼间,我成为法官将近一年。从中国政法大学毕业到吉林省延边林区中级法院成为一名法官助理,再到如今在吉林省敦化林区基层法院立案庭履职,每一步都承载着我的法治理想,也见证了我的成长。这一年,我在立案庭接待了无数当事人,化解了多种多样的纠纷,也体会到了司法工作的责任与温度。立案庭不仅是诉讼的起点,更是司法服务群众的第一道关口,每一次立案、每一次调解,都是对公平正义的践行。
回望我审理的第一起案件,那是一起双方同意离婚的案件。在审判席上,我看着曾经携手共度生活的夫妻,如今因种种原因走向婚姻的终点,内心五味杂陈。庭审过程中,我不仅关注法律关系的解除,更关注案件背后的情感因素。我耐心倾听,释法明理,帮助双方在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问题上达成一致,让这场离婚纠纷得以平和落幕。庭审结束后,原告在庭外对我说:“法官,谢谢你,让我们体面地结束这段婚姻。”这简单的一句话,让我深刻体会到司法不仅关乎裁判结果,更承载着社会责任和温度。
作为一名青年法官,我也曾感受到部分当事人最初的不信任。在立案、庭审过程中,一些当事人看到我年轻的面孔,难免流露出疑虑,甚至会直接问:“法官,你这么年轻,能行吗?”但庭审结束后,很多人都会由衷地说:“法官,谢谢你,你很认真、很负责。”这样的转变让我倍感欣慰,也更加坚定了我的初心——用专业和公正赢得信任,让当事人感受到法律的力量和司法的温度。
这一年来,我接待过因民间借贷纠纷焦急万分的老人,也安抚过因交通事故失去亲人的家属;我帮助当事人完善诉讼材料,也努力用调解的方式化解矛盾纠纷。每一次成功的调解、每一起案件的妥善解决,都是对我初心的鞭策,让我更加坚定要做一名有温度的法官。
值此成为法官一周年之际,也恰逢女法官国际日的到来,作为一名女性法官,我深知,女性的耐心、细腻和共情能力,在司法工作中能够发挥独特作用。从审判席上的冷静判断,到调解桌前的耐心倾听,我们用专业与坚守,诠释着法治的温度。未来,我将继续怀揣初心,以公正为笔、以温暖为墨,让每一份判决都承载正义的分量,让每一位当事人都感受到法律的温暖。(敦化林区基层法院)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山东新闻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如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媒体来源的信息作品,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并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该相关内容。如其他单位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应予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若因线路及本网站控制范围外的硬件故障或其它不可抗力而导致暂停服务,对于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如有什么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