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青岛市民可支配收入3.8万增幅10年最低
[核心提示]
2014年,青岛全市常住总人口904.62万人、GDP达到8692.1亿元、CPI比上年上涨2.6%……昨日,青岛市统计局发布《2014年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统计公报》)。纵观全局,青岛去年GDP增速首次进入个位数增长区间,CPI进入温和上涨新常态。《统计公报》发布后,记者采访统计局相关人士对《统计公报》进行了详细解读。
★人口
青西新区吸引力大
《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4年末,全市常住总人口为904.62万人,增长0.92%;其中,市区常住人口487.59万人,增长1.29%。
【解读】
相比户籍人口,常住人口指标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我市实有人口规模、劳动力资源、人口聚集及城市承载力等状况。新增人口的分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活力。青岛西海岸新区自成立以来,凭借强大经济发展潜力和优越区位优势,吸引更多人口前往居住就业。
★GDP
进入个位数增长区间
《统计公报》显示,经过初步核算,2014年全市生产总值8692.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8.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2.6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3882.4亿元,增长8.4%;第三产业增加值4447.1亿元,增长7.9%。三次产业比例为4.2:44.6:51.2。人均GDP达到96524元。民营经济增加值3323.4亿元,增长8.3%。
【解读】
2000年以来我市GDP增速始终保持10%以上,但从2011年开始逐步放缓,2011年、2012年、2013年分别增长11.7%、10.6%和10%。2014年进入个位数增长区间,告别了过去近20年的10%以上的持续高速增长,经济呈现缓中趋稳的发展态势。从全国情况看,改革开放30多年间,全国经济实现了年均9.8%的增长,但从2011年开始连续下滑,由2010年的10.4%回落至2013年的7.7%,2014年增长7.4%。综合来看,我市经济增速与国内宏观形势一致,经济减速换挡符合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
★CPI
实现2.6%的温和上涨
《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6%,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4%。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0.8%,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6%。12月份市区新建住宅价格同比下降6.2%;二手住宅价格同比下降5.2%。
【解读】
2014年,青岛市CPI实现了2.6%的温和上涨,低于年初3.5%的目标。2014年,青岛市CPI实现温和上涨的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是去年青岛市粮食总产量达323万吨,实现“十一连增”,农业稳步向好,粮食供给增加,对稳定居民消费价格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二是部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对居民消费相关行业影响广泛;三是近3年中,青岛PPI有31个月下降。上游工业品价格的持续走低,压缩了下游消费品的生产成本,对抑制CPI上涨起到了明显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