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络“黑”帖
企业交钱方能消灾
2011年初,历城一家专利推广公司发现网络上关于自己公司的负面信息越来越多,导致公司客户不断流失。为消除这些负面信息,公司主动与网站上显示的客服QQ号联系,在对方的胁迫下,这家公司以每条500元至600元的费用交纳了删帖费。但好景不长,这些信息被删掉后很快又在同类网站上出现。
同样的遭遇,北京淘美姿服装有限公司也遇到了,最后同样也只好妥协。当网站再次出现公司负面信息让对方免费删帖时,“对方说必须再拿钱”,公司只好又缴费删除了信息。
寻求“生财之道”
80后青年步入歧途
是谁让这么多公司叫苦不迭?据查,负面信息的背后是个有“一技之长”的年轻人——— 苏某。
1987年出生的苏某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痴迷计算机,在广州搞过黑客技术培训,后来又去了上海一家公司。该公司曾遭遇过网络敲诈,这让他发现了“生财之道”。
2011年,苏某租了4台服务器,北京两台,中国香港、美国各一台。然后,在家里安装了电信和联通的宽带,用路由器上网,总共建了18个网站,并在网上设置了层层“伪装”,试图让追查自己的人走进“死胡同”。
依靠勒索企业
两年净挣10多万元
苏某通过搜集、发布企业虚假负面信息,并通过对网站进行关键词优化,使自己的网站排名不断提高、靠前。当网友在网上用企业名称、企业产品进行搜索时,网站的负面信息会出现在百度搜索、谷歌搜索内容的前几页。这样,一些正在做网络推广的企业正常的信息便被压制到了后面,推广就会失去作用,企业不得不缴纳删除信息费。
苏某设有10多个支付宝账号。据他交代,从开始到现在总共挣了20多万元,去除服务器、宽带费、机器费,这两年净挣10多万元。检察官说法
花钱买不来“消停”
检察官发现,此类案件有两大类目标企业:一是有网络推广性质的企业,二是食品类企业。“企业要有公关意识,在发现网络上的虚假负面信息突然‘井喷’后,要及时通过正规渠道、传媒等发布正面声音,消除不良影响。”
一般正规的网站都有审核、申诉平台,企业应该及时提供相关证据,要求删除虚假信息。而对于没有备案的网站,要及时报警。遇到类似问题,要注意搜集网站信息、聊天记录、向对方打款记录等。不要抱着“花点小钱就能解决事情”的态度,这样只会更加纵容犯罪,将企业经济、声誉损失扩大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