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道痴迷醉愈深,更欣笔下有乾坤。
任凭风雨侵双鬓,心守砚田情最真。
这是朱保华老师真实的写照。
书法家朱保华精心创作
清瘦的面庞、谦和而内敛、端庄而不失儒雅、沉稳透显深邃,睿智却不张扬、一派君子之风。没有一点陌生感,第一次见朱保华就像是许久未见的朋友!和他聊了一下我的想法,我准备年底出版一本台历,将颍上县的风景配上诗词,再请书法家写成书法作品,将诗书画合一,既宣传我们颍上的风景又彰显我们的文化底蕴。朱保华老师很支持我观点,也非常支持我做文化产业,因为他深知文化产业的艰难,他说能够为家乡出一份力也是义不容辞。立刻就为我书写选好诗词。他思想境界之高,令人敬佩!
“有爱心的人是最美的”!而朱保华老师热心公益,除了大家熟知的与最美洗脚妹刘丽联手为青海玉树灾区学校而开展的大型书法作品义卖和年前的暖冬义卖晚会,他还经常参与各种书法义卖,资助困难学生、慰问困难家庭,只要力所能及的资助他都义不容辞。他希望义举能够唤醒更多人的爱心,共同加入到公益事业中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困难人群,让他们感受社会的温暖。
他执着书法艺术,又涉足商海。繁忙的工作中,锲而不舍地坚持临帖、创作,心守砚田,笔耕不缀。他是中国书协会员,安徽省书协会员,安徽省刻字委员会委员,颍上县书协副主席。常听人说:“字如其人”。朱保华老师的书法以隶书见长,取法两汉经典名碑,张迁、史晨、礼器、曹全,也偶有篆的痕迹,当然也有现代的气息。其隶书直追两汉,一派大家风范。张迁的方笔古拙、曹全的清秀典雅、礼器的细劲刚健、石门的刚劲开合,都能够从他的隶书中找到影子,博采众家之长、深得汉隶古法楷范。他说:“学习隶书应追求汉隶的正大气象,即要有汉隶法度,又能雅俗共赏”。他几十年临池不缀,在书法领域也取得了丰硕的成就,作品被海内外藏家收藏。然而,在他成功的背后,他在书法艺术道路上的艰难跋涉,艰辛付出,却鲜为人知。现在,就让我们透过他头顶上那一道道耀眼的光环,了解一下他的艺术人生吧。
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家庭环境熏陶。
朱保华家住淮河岸边的一个古镇上。他的父亲曾在镇上开一个茶馆,茶馆的招牌上写着“和平茶园”四个醒目的大字。那大字是他父亲用毛笔自己写的。端庄大气的四个字,让童年的朱保华觉得很好玩,撩起了他的好奇心。父亲见他对毛笔字有兴趣,就加以启蒙引导。先是让他模仿着牌匾上的字练习写,后来入了学,有了正规的写字课,就在草纸(也叫火纸)上练习写字。父亲是他学习书法的第一个启蒙老师,而从小学,到初中、高中的书法基础训练,尤其是对唐楷的临摹,为他后来拓宽书法学习的路子,攀登书法高峰,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在部队大熔炉里陶冶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朱保华高中毕业,应征入伍。到了部队,由于他对书法情有独钟,心摹手追,孜孜以求,引起部队领导的关注。在部队紧张有序的集体生活中,宣传氛围浓郁,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一切文化宣传材料、墙报等方面的文字、稿件,都要手抄手写。在文字书写上,特别是毛笔书写的大字,顺理成章地都由他去操作完成。给他提供了优越的学习书法的条件。抓住这个机遇,利用这样的条件,朱保华把临帖与应用紧密结合起来,并坚持这样的理念:临帖结合应用,应用不忘临帖。当然了,那时,他还没有真正接触书法创作领域,还没形成书法创作概念。不管是临帖还是应用,只不过是爱好与学习而已。
三、困境中的艰苦磨砺
朱保华从部队退伍到地方,被安置在县物资局工作,在计划经济年代,物资局是个好单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旧的生产关系被打破,新的生产关系在建构、组合。1997年,物资局解体,朱保华夫妻双双下岗,要自谋职业,自求生路。从吃国家的皇粮、俸禄,到自谋职业,自食其力,不但思想观念一时转不过来,而且没有独立的经商理念,缺乏一技之长,家庭生活陷入了尴尬无奈的境地。一家人要吃饭,孩子要读书,怎么办?面对生活的困境与压力,朱宝华仍没有放弃他对书法的学习与追求。
单位解体,丢了饭碗,感到失落。在生活和精神的双重压力下,他决心去在失落的困境中奋起,找回自我,重塑自我,实现人生价值。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文艺复兴的大潮下,中国大地上兴起了书法热。当他得知河南省书协举办书法函授的消息,心里燃起一股炽热的火,他决意参加函授学习。钱从哪里来?借债学习?在正常生活都难以维持的情况下,这事与妻子商量,当然是行不通的,出于对书法艺术的执着追求,他只好避开妻子“一意孤行”了——他私下借了5000元,踏上了去外出学习的旅途,在河南书法函授学院学习,得到了张海、周俊杰、王澄的指导,对书法有了初步的认识。
朱保华告诉我们,妻子一时反对,是因为生活的无奈。他函授学习与面授期间,妻子却想方设法,不声不响地把那借款还了。
四、在转益多师中将“追古”与“效今”有机地融合起来。
书法不同于写字,一般的写字不是书法。学书与读书一样,既要博览,更要精专。这是朱保华多年来积累的经验,也是他在学书探索中悟出的道理。
在河南短期书法培训中,他得到了张海等名家的指导,慢慢步入了书法殿堂的门槛。但学无止境,书法艺术既玄妙又深奥。用朱先生的话说,哪怕站在前人的肩上去攀登,哪怕你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或超越,也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基于这种认识,朱保华先后三次外出拜名师求艺,最终在著名书法家刘文华的指导下,把隶书做为主修方向。
在导师的指导下,朱保华首先选择了《张迁碑》和《礼器碑》、《史晨碑》《曹全碑》等汉隶碑帖临摹。以张迁碑为基,把曹全碑等开张流美的气势,与张迁碑端庄内敛的高古气韵,糅合在一起,加之取法导师刘文华的隶书书风,古今兼修,博取众长,终于形成了自己的面貌。
五、谦虚、低调、严谨,奠定了他再攀书法高峰的人格基础。
朱保华在书法创作上非常严谨,从不急功近利地粗制烂糙赶时尚,求功名。2008年以来,他在三次国展投稿中,为创作一幅作品,连续书写数十张宣纸,不厌其烦地反复书写、调整,直到自己感到满意为止。
作为一名中国书协会员,他已在国家级水平线上,他隶书更是位列安徽二十强。但他从不以书法家自居。他以为,学书无止境。假若自己取得了一点成就,在书法学习与创作上,也只能算是刚刚起步,仍只能算是在前人的脚下“爬行”。对于一般书法爱好者,或者说小有成就的书法人,动辄称“家”,称“大师”,他不以为然。他认为,所谓“家”和“大师”,要放在历史和人民大众中去检验,去评定。对于能写两笔的书法人,动辄冠之以“大师”之名,不但有失偏颇,也是对高雅和神圣书法艺术的亵渎。他从不把自己的书法作品当作沽名钓誉的介质招摇过市。却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做公益事业,为大众服务。在颍上期间,每逢春节,他都会同书法同道,为农民群众、乡里乡亲写春联,送春联。作为国家级书法家,朱保华从没把自己的作品打上金钱的烙印,染上铜臭。因此,他的人格和书法一样,得到了社会的好评,他的书法艺术成就,得到了业内人士的高度评价。专家们评其书法“华而不露,简亦致远”,“隶书结体取方正一路,苍劲有力,类似武术的硬功夫,神拳踢腿,挥动有风,一招一式,节奏鲜明”,并称他“坚守着一路走来,更是非常人所能及”。
颍上论坛精英王文付老师为他撰文:
年幼学书,微觉懵懂。家有茶馆,茶牌字正。感觉好玩,提笔难成。慈父提携,渐成字形。爱好日生,未有师承。课业之余,砚中不空。火纸学书,习字不停。学业受挫,大学未名。身践行伍,为国建功。军中板报,一展雄风。领导夸赞,激励不停。战友仿效,其乐无穷。部队转业,回到县城。进入单位,工作轻松。不忘书写,模贴下功。夫妻下岗,开店谋生。此时生活,艰难之中。对待书法,乐趣更浓。时间宽裕,外出师承。一次数千,负担不轻。东拼西凑,为书痴情。家人不解,强行支撑。一晚练字,宣纸几层。写而复毁,一字不中。经济重压,难挡书行。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国家书展,榜上有名。终成大器,雨后彩虹。为书执着,养家奔腾。为生活计,福建打工。圣象经理,事业有成。工作之余,书写用工。福州书协,座中有名。生活仍苦,公益多行。参与活动,不吝苦行。无私奉献,多有赞声。偶尔回乡,公益先行。多次捐款,春联免送。指导老师,教授孩童。先生之心,无私为重。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朱老师在书法艺术道路上的执着追求和艰辛付出,我们相信,他在书法艺术道路的求索上,将渐行渐远,而在坚守传统和创新上,以及个人风格的逐步形成上,将越来越近。最终将成为颍上人的骄傲!
(特约记者若云王振喜安徽颍上报道)
朱保华先生书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