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州印象 文化闪光
时间:2017-08-14 17:47 浏览次数:
亭台楼阁,飞檐高挑、小桥流水、青砖灰瓦人家,原本向往的江南水乡的模样,不曾想到,那个江南雨巷的梦还未实现,却在青州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先领略了一番。青州,作为古九州之一的青州,沃野千里的膏腴之地,历经千年风霜洗礼,传承下来的除了这古色古香的庭院、街道、水榭高阁之外,还有古老的技艺、民俗、工艺品等等文化符号。在青州,山东理工大学青春在线网站“青春之声”实践团队一行13人,对青州的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了充分调研,找出了其中的典型代表,探索新媒体时代文化保护的发展前景。在青州,它们是青州人的骄傲。
表一表青州这个好地方
“同学,你们多少人一起啊”“13个人”“那跟我上二楼吧”,古州往事客栈住进了13个大学生,穿着一样的白衬衫,仿佛在这古老的城墙间,这群人更加青春、朝气蓬勃。客栈对面是古城墙,南阳河将现代化的小区与低矮的屋檐分隔开来。夜晚,灯火通明,屋角、屋檐、灰瓦上的橘黄色灯光亮起,令人沉醉。街道也变得明晰起来,客栈周边的烧烤摊成了古城里最热闹非凡的地方。我们也体验了一把街头吃烧烤的感觉,敞开了聊破天、飙家乡话,网站的人聚到一起总是这么不一样,从晚上7点一直嗨到店里打烊,回客栈的路上还不忘摆各种pose拍照。
我们住的地方跟古城相隔不远,整个实践也都是用共享单车代步。宋城和古街以万年桥相连。万年桥这座修建于明代的拱桥,被赋予了万年不坏的希望,现如今,虽然被翻修过多次,这座桥已经造福了南阳河两岸几百年。南阳河,青州的母亲河,两岸风光无限,绿树成荫。南阳河流域是青州古代城池建设的首选,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军事防御功能,可以说,南阳河灌溉了青州历史上光辉灿烂的文化。
南阳河北段是宋城,宋城是青州市打造的现代化项目,按照《清明上河图》中的内容和建筑风格建设,亭台水榭遍布,与古代建筑融为一体。南阳河的南段有一段上坡,沿着缓坡走,是青州古城区的北街。脚下镌刻着历史时光的石板路,行走在古城里,会被这古木的沉香包围,让你不由自主地想要探索这份古老。街道两边是新开的店铺,北街的店铺里多是青州当地的文化“特产”,路边摊上各种小玩意会琳琅满目,多是文化的主题。南街长1500米,是北街的三倍,街边多是现代化的商店,往街深处走,有各种美食摊。穿过一个个高大的牌坊,到偶园、哥特式教堂,直到阜财门、古城墙。
熠熠闪光的古城文化
青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其历史可以上溯到7000多年以前,有确切文字记载的历史超过5000年。为了探寻青州的历史文化,我们骑着共享单车穿行于青州的大小街道、青州古城,走访于青州的政府机关、非遗保护中心、新闻媒体、博物馆、图书馆等,与居民游客聊了很多,收获了很多,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媒体的支持和建议。
从北街到南街,我们在青州古城发现了非常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符号,北街两侧看到最多的就是红丝砚店。据了解,红丝砚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早在唐宋即负盛名誉为诸砚之首,工艺历史悠久,从春秋传承两千多年至今仍然完整,经常作为国礼赠送给其他国家领导人。看到各家商铺陈列的红丝砚成品,除了可以感受到艺术家们精雕细琢和匠心之外,青州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意识也显而易见。
青州古街上,侯继亭老先生的唱词和大鼓声声在耳;白大褂大爷的快板书清脆明亮;树
荫下卖健身球的老奶奶在嘈杂的人群中向游客介绍健身球的妙用。“咱青州是个文化大城市!”,侯先生的这句话似乎说尽了这条古街上的人的心声。细细聆听,大鼓声里是青州的山山水水;细细凝望,老奶奶的手在毛线上的舞蹈是青州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真关爱和责任的担当。
这些年,青州市为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提供补贴,文化氛围越来越好浓郁,文化成了青州的标签和骄傲,是我们在青州最大的感受。起码,许多小孩子已经从小开始接触这些东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坊里的学习者络绎不绝,说明青州的文化在新一代人的手里丢不了。花毽,玩法多样、灵活多样,是青州市民标志性的全民运动,遍布大街小巷,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谓是真正融入百姓生活了,这也更坚定了我们的观点:青州只要古城在,文化就在,每个青州人都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人。
微“博”努力 不成敬意
最初,把目的地定在青州,其实是有些私心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啊,听名字就想去。结果,十几个人一拍即合,立马定车票、订旅馆、定行程。从8日到23日,15天的青州之行,带给了我们非常多美好的回忆。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产生的强大磁场,将你牢牢吸引、融入。
本来是社会实践活动,很严肃认真的事,十几个人却把这几天过成了朝九晚五的度假日。清晨,踏着河边清爽的风,迎着古城温暖的阳光,石板路上洒下片片笑声,那时我们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奔波。穿越这青砖灰瓦,到古城探访,询问红丝砚、雕塑艺术品的销售情况、来源和大概制作流程。多次走访了当地媒体,青州广电中心、新闻社等,媒体的负责人对我们的活动主题非常感兴趣,给予了我们肯定和很多宝贵意见,对我们如何用新媒体的方式进行传统文化的保护提供了参考方向。
经过很多前期调研和资料收集,在决定做微博直播前,我们有一天基本都在古城老街上。从每个红丝砚的老店、小面馆,到街边的老艺人,烧烤摊,再到人们趋之若鹜的老槐树煎包,天主教堂、南城墙,尽量亲身体验古城的慢生活。23日,从万年桥开始,在小雨中开始了由北到南的古城直播。看着观众慢慢增加,我们也由衷地高兴。最终结果是很令人满意的,微博的阅读量突破两万,视频的观看量也有几千人次,这让我们很意外。
实践进行到尾声,在青州的日子好像意犹未尽,丝雨绵绵,让人留恋。15天,不短不长,虽然我们可能只是个过客,沧海一粟,但是好像也留下了一些东西。青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巍然矗立,满怀期待迎接客人,而她的历史和文化将被后世永久传承、传颂。作者 公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