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化 >
人民文艺家协会台湾会长蔡丰名 古稀之年登上五嶽之尊泰山
时间:2016-11-07 14:25  浏览次数:
 
 
登上五岳之尊泰山巅峰后,蔡丰名博士向大家从容招手
   山东新闻网网讯(李广义特别报道)由中华世纪书画协会组团并举办的鲁台两岸民间书画交流展,2016年10月在山东省立图书书馆隆重举行。作为该团重要成员的人民文艺家协会台湾会长 、 禅易斋诗书画院院长蔡丰名出席至始至终参与这一两岸文化交流的盛世。在出席鲁台两岸民间书画交流展期间,年逾古稀的蔡丰名博士和全体团员一道兴致勃勃地登上具有五嶽之尊封号的泰山。
1946年出生的蔡丰名博士,今年虽然已是古稀之年的老人,但登上泰山巅峰时,腰不酸,腿不疼,气不喘,而是红光满面,精神焕发,当记者问蔡丰名博士有何感想时,他十分风趣地说:“感觉良好。”蔡丰名博士告诉记者,虽然已经登上五嶽之尊泰山之巅峰,但艺术创作的巅峰还在上面,他有信心在通往艺术巅峰的道路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蔡丰名博士系台北人联合国世界和平大使、美国曼彻大学艺术与文学士、明尼苏达州圣汤玛斯大学国际企管硕士、易经学院荣誉哲学博士、中国美术画院艺术博士、并为台湾荣获全俄罗斯对外贸易科学院名誉博士教授第一人,国际书画慈善联盟书画交易执行主席、禅易斋诗书画院院长、人民文艺家协会台湾会长、 台湾高阶管理全球经贸协会暨中华民国天文理数学会辅导理事长、中国书画家协会北京市分会副主席兼福建省分会副会长、(台湾)中国艺术协会副理事长、中华世纪书画协会副理事长、中华文联协会副会长、中华易经学院研究所所长、深圳书画艺术学院教授、中国孔府书画院永久名誉院长兼客座教授。
附:“五岳之尊”泰山简介:
五岳独尊泰山与衡山、华山、嵩山、恒山并称为五岳名山,高度屈居第三,排名却为第一,独负“五岳之尊”盛誉,千年不衰。
 
泰山巍峨雄伟,峻拔壮观,有拔地通天之势。自古人们便认此为崇高伟大象征,而仰慕之。因地处东部,泰山故称“东岳”。东方为太阳最早升起之地,古人以东方为万物交替、初春发生之地,故有“五岳之尊”美称。泰山古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军事要地,邻近是灿烂的齐鲁文化发源地,儒家思想发源地,古代大批杰出政治、军事、思想家诞生地。
 
泰山多松柏,更显其庄严、巍峨、葱郁;又多溪泉,故而不乏灵秀与缠绵。缥缈变幻的云雾则使它平添了几分神秘与深奥。它既有秀丽的麓区、静谧的幽区、开阔的旷区,又有虚幻的妙区、深邃的奥区;还有旭日东升、云海玉盘、晚霞夕照、黄河金带等十大自然奇观及石坞松涛、对松绝奇、桃园精舍、灵岩胜景等十大自然景观,宛若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人文景观,其布局重点从泰城西南祭地的社首山、蒿里山至告天的玉皇顶,形成“地府”、“人间”、“天堂”三重空间。岱庙是山下泰城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前连通天街,后接盘道,形成山城一体。由此步步登高,渐入佳境,而由“人间”进入“天庭仙界”。
 
泰山自古便被视为是社稷稳定、政权巩固、国家昌盛、民族团结的象征。故历代帝王争相尊崇之。从先秦72君至明清,4000年中,有数以百计的帝王之使臣朝拜祭祀泰山。尤其自秦始皇东巡“登临泰山,周览东极”,大举封禅活动后,历代帝王更是或亲赴或派使臣纷纷登泰山祭祀封禅。泰山脚下的岱庙就是举行封禅大典和祭祀泰山神的地方。历代文人名士也纷至沓来,孔子、司马迁、张衡、李白、杜甫,都为之留下了不朽之作。
泰山风景区内,有山峰156座,崖岭138座,名洞72处,奇石72块,溪谷130条,瀑潭64处,名泉72眼,古树名木万余株,古遗址42处,古墓葬13处,古建筑58处,历代刻石2500余处,石窟造像14处,近现代文物12处,文物藏品万余件。其中城子崖遗址、现存最早的石塔-四门塔、大汶口遗址、灵岩寺、岱庙、千佛崖石窟造像、龙虎塔、九顶塔、冯玉祥墓,唐大观峰石刻,北齐经石峪金刚经,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封建帝王封禅设祭、文人名士吟哦题咏,为泰山留下了大量历史文物和古迹,使得这座东方名山,巍峨中寓文秀,雄浑中透纤丽,愈发名声大振,“五岳之尊”誉冠至今,成世人向往胜地。
 
山东泰山是我国的“五岳”之首,有“中华国山”、“天下第一山”之美誉,又称东岳,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自然景观雄伟高大,有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观的烘托,着名风景名胜有天烛峰、日观峰、百丈崖、仙人桥、五大夫松、望人松、龙潭飞瀑、云桥飞瀑、三潭飞瀑等。泰山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是我国第一个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数千年来,先后有十二位皇帝来泰山封禅。孔子留下了“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赞叹,杜甫则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绝唱。
蔡丰名古稀之年登上五嶽之尊泰山巅峰:
 
 
 
 
 
 
 



 
作者:李广义

分享到:
文章编辑: 李广义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山东新闻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如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媒体来源的信息作品,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并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该相关内容。如其他单位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应予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若因线路及本网站控制范围外的硬件故障或其它不可抗力而导致暂停服务,对于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如有什么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