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化 >
品读杰出画家周胜彬的山水画
时间:2015-10-28 17:20  浏览次数:

 

品读杰出画家周胜彬的山水画

  钟灵毓秀大梅山

    湖南有个千年古城叫新化,这是个神秘色彩颇为浓厚的地方。传说上古时代的九黎部落酋长蚩尤,就是在新化县境内一座大山中诞生的,故而后人称此山为神山。司马迁作《史记》,亦记载黄帝曾经登临此山寻觅蚩尤踪迹。近些年山中古寺遗址发掘到《轩辕皇帝游此山》碑记,足见黄帝足迹确曾至此。当地亦传说,当年黄帝南巡,有一大熊引导其直奔神山,故后人又称神山为大熊山。大熊山九龙峰海拔1662米,为湘中第一峰,登峰俯瞰,40余架海拔千米的山峦峰峰迭翠,崖崖参差,横亘于湘中。大熊山群落自古称梅山,今日昵称大梅山。大梅山古木森然,飞瀑流泉,鸟语花香,充满大自然的活力。暖晴日,大梅山云蒸雾绕,又是万千景象。梅山自古流传着神秘的似巫似道的文化体系,传承着独特的渔猎、农耕文明,形成了声播海内外的梅山文化。

  梅山文化钟灵毓秀,从大梅山下走出来的一批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中,有个年逾古稀的山水画家周胜彬。

  周胜彬生于1938年,孩提时日便表现出绘画天赋,1957年进邵阳竹艺厂学习竹黄雕刻。师傅极喜欢这个聪慧勤奋的小徒弟,言传身教,他很快便能独立操作。“大跃进”号声吹响的次年盛夏,他从邵阳竹艺厂来到井冈山竹艺厂,这时日,他已经是名副其实的竹雕能手了。井冈山是周胜彬多年向往的革命圣地,踏上井冈山的红土地,他被那山、那水、那风俗、那民情所深深吸引,神秘色彩的大森林,如同一幅迷人的天然画卷,缓缓舒展在大山深处,井然有序地展现在他的面前。周胜彬尽情地体验着五彩井冈山的无限风采,充分领略着井冈大地的神奇与魅力。

  来到井冈山的第二年,“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的一个仲秋日,周胜彬登上了井冈山朱砂冲哨口。井冈山五大哨口论险要,首当其冲便是朱砂冲哨口,绝壁悬崖,谷壑跌宕,有一人当关,万夫莫开之险,曾经给围剿红军的国民党军队留下了噩梦。周胜彬留连在朱砂冲哨口,凝神放眼,耳边仿佛传来惊天动地的杀声,眼前仿佛滚动漫山招展的红旗,激越之情难已,创作的欲望在心中涌动。

  用什么艺术形式表现这种曾经硝烟弥漫的昔日战场呢? 他想到了竹黄雕刻。竹黄雕刻为竹黄阴文浅刻,是我国的传统竹雕刻艺术中的奇葩,创自清初,盛行于清中期,既受薄地阳文的影响,又有留青竹刻的意味,用于表现意境深远的丛山峻岭极为贴切。春去春来又一年,周胜彬的五条竹黄雕《井冈山朱砂冲哨口》在工友们惊诧的目光中展现了。但见险峰拔地,关隘呑云;峭壁刀削,天梯扶摇,雄奇而壮伟。作者运刀如运笔,皺山点苔,牵丝挂白,一气呵成。竹黄雕《井冈山朱砂冲哨口》艺术上的完美,隨即惊动了井冈山管理部门的领导,郑重其事地将它送进井冈山博物馆收藏。

  《井冈山朱砂冲哨口》收刀之后两月余,竹艺厂送周胜彬赴浙江美术学院进修,受教于中国画大师潘天寿、油画大师全山石。同时,他利用一切闲暇时光,大量临摹黄宾宏的山水,认真探索八大山人、吴昌硕等大师的绘画技法和创作情境,研究功夫之外的“字骨诗魂”。

  26岁走出校门,周胜彬回到阔别四年的井冈山品读杰出画家周胜彬的山水画竹艺厂,担任雕刻技师。

  恰恰就是这一年杜鹃花落英的时季,中原局文化部门举办美术书法大型展览会,井冈山博物馆选定参展的正是《井冈山朱砂冲哨口》竹雕。

  周胜彬迎来了施展才华的大好时机,不料十年动乱陡起,浊浪舖天盖地。周胜彬迷茫了,他告别了井冈山竹艺厂,回到故乡的热土,1977年创办了美术社,独立从事美术创作。

  1978年绿荷临风日,周胜彬初上长城,翌年杜鹃花正红时再上长城,沿长城步行考察200里,创作的巨幅油画《万里长城》,长20米,构图宏大而辽阔。画面峰岭城垣穿插,景状层次深远。这一年,他已经拜中国画大师李可染为师。《万里长城》既可窥见周胜彬对恩师李可染关于构图要“大”而“多”精辟见解的理解,又可窥见恩师全山石对西方造型语言的民族化转换技巧的变通。他很好地运用大面积平涂明净色彩的板块效果,表现了长城的历史文化价值和雄壮伟岸的气势。《万里长城》物象造型复杂,但作者敏锐地捕捉到了转瞵即逝的光与影,让它们在光彩的统一下各安其所。对中西绘画艺术关系的解析,反映出作者在中西绘画艺术领域的探索精神。正如清代诗人陈恭尹诗云“物象交晦明,峯云屡开闔”,《万里长城》正是这样一幅成功的作品。新化火车站看中了这件作品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将其悬挂在新化火车站候车大厅,让其敞开胸怀喜迎热放宾客的到来。

  回到竹艺厂的次年初夏,周胜彬重上井冈山。岁月沧桑,朱砂冲哨口早已物是人非,但他仍然被它的雄关漫道所震撼,闭上眼睛沉思,他仿佛嗅到了弥漫在空气中的战火硝烟,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泼墨挥毫,创作了彩墨《红壤》。朱砂冲怪壁奇峰,云岚霞蔚,飞瀑经天,羊肠小道宛若缠腰玉带。作者用他的笔,将种种奇绝险境用大写意笔触表现出来,山壤殷红,清气似雪,巉岩惊心,苍松如戟。当年红军鏖战白军的血色记忆,画家用他的笔墨一一用心勾沉。

  走遍天下为山水

  “眼大心雄知所以”。周胜彬明白,中国绘画艺术博大精深,要成为一个卓有建树的职业画家,仅有潘天寿、全山石两位老师的言传身教仍然是不夠的,自己还需夯实基础、打牢功底。上世纪80年代晚期,周胜彬已逾知命之年,他北上京都,恭恭敬敬拜山水画大师李可染为师,连续4年往返于大梅山与燕山之间。对于李可染大师所言善绘画者,构图一定要心领神会“大”和“多”的论断,周胜彬尤其领会深切。可染大师耳提面命,反复强调古人作画要求构图“似奇反正”、“既得平正,须得险绝”,周胜彬铭刻在心。又是几度春风后,周胜彬遵循可染大师“苦学”励志,去大自然中领略“拉开与传统的距离”的教诲,义无反顾地放弃了安稳舒适的生活,踏上了周游天下名山的征途。写生是画家一生中不断地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寻求和锻炼表现力,调动主观创造力的重要环节和必不可少的艺术实践活动。古人有“行者见罗敷”一说,周胜彬远游,却不是去欣赏天下美女,而是钟情于自然山水和名胜古迹……攀爬八达岭,行走太行山,留连五台山,登秦岭,上泰山,游峨眉,访南岳,问邯郸,离家少则十天半月,多则一月有余。他大量写生,广泛地收集素材,虔诚地感受生活和大自然的美妙。画家的主体感受与客体的属性相融之后,一件件情景交融、大气磅礴、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作品便次第而出。

  彩墨大写意《血染河山─平型关》,就是这一时期的力作。周胜彬釆用高远手法构图,整个画面只有巍巍太行,通天贯地,蜿蜒磅礴,恰到好处地渲染了平型关的肃穆气象。设色则为水墨敷点古铜色,画面又陡然多了沉毅渊重的份量。作者釆用大斧劈皴勾勒峭壁悬崖,用留白渲染云水谷深,着实的险绝而平正。但画家于平正中求变化,飞峰迭幛,产生了墨象仿佛延伸去了纸外的视觉效果。画面宽笔宽线,粗犷沉稳,反映了画家“用心作画而不是用笔作画”的人性思维理念:我画的不是山,是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军的钢铁意志!要说这是画,其势风樯阵马,倒不如说是一首铿锵激昂的战地诗。

  水墨《黄山云嵐》和彩墨《黄山之春》写的都是黄山,前者构图深远,群峦出雾海,斜径挂云天,苍松迎游客,原是故人来。后者构图高远,浅翠堆新绿,飞瀑挂珠廉;人家两三户,隔岸唱晨鸡。细看画家写绘的飞瀑,忽然想起李梦阳名句“瀑布半天上,飞响落人间”,周胜彬若不读此诗,缘何跌布如斯?而二者墨象造型绝然有别,前者虽可扪摸到画家曾研习黄宾宏笔道墨痕的情韵,后者亦能觅找出画家曾研习李可染关山雄拔的遗风,却是“学”而非“似”。画家个性化的构图、造型风格,个中人一眼便可洞察。

  《人杰地灵》和《雾海人家》(图一)画的是贵州清远的同一座苗寨,作者釆用小写意笔墨,淡墨浓敷,细微知著,将苗家山寨的宁静与闲适写进了山野间栉比鳞次的青瓦木屋。前者俯瞰,青瓦连绵盖地,群山竖翠屏,野水渡孤舟;后者仰望,木屋层迭登山,石级如悬梯,粼波推野渡。画家利用山林雾霭的无常无态来表现视野的开阔,画面缭曲宏丽。细细品读,你便会发现,作品的生活情趣真的很浓,像是一首清新的散文诗,又像是一曲悠长的竹笛新歌。

  《源远流长》(图二)和《春归图》则皆为清城江两个侧面的大写意,前者青山如黛,远水近瀑,汇聚成川。作者挥笔走墨,着意的是墨润水柔,但墟炊远岭,烟飘雾渺,皆自成趣。后者亦写的是清城江,只是换了个季节,淡墨如烟霭,敷绿似轻纱,堪比“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满满的都是诗情画意

  《百色老区纪游》是小写意百色起义旧地。画家选在“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的时候去了百色。画上如唐人张九龄诗云“绝顶有悬泉,喧喧出烟杪”,更有红叶霜天,苍松斜出,木楼相望,小桥飞架,景状十分怡人。画家匠心独运,将西画常用的大板块平涂明净色用在崖壁和飞瀑,清明似镜。画家点景独出心裁,看似不经意间在镜面上绘一枝野百合,写一柄万年青,其实是寄托了画家的美好祝愿。看似唐突,却情景相融,于无声处听唱和。

  《秋山霜叶红》山川清明,奇峰迭出;《江南新雨后》江山如洗,清新爽朗;《墨海桑田》涓埃成江,季风催变;《玉笛长歌》飞流三跳,泉钤如歌……

  《千里资江揽胜》是周胜彬的心血之作。1984年春夏之交,他专程去资江发源地广西猫儿山,然后顺流而下,或漂流或步行,直到湖南益阳。沿途奇峰峻岭相拥,江如玉带天来,“景晨鸣禽集,水木湛清华”,周胜彬心醉神迷,萌动了作一长卷记录沿途如画风光的创作欲望。此后春花秋月30度,他一连9次往返于资源与益阳,一边写生一边构思,腹稿渐渐成型。2014年仲夏时节,画家铺纸挥毫,180个夜以继日,长138米,宽1.1米长卷《千里资江揽胜》面世。

  《千里资江揽胜》今人叹为观止,娄底电视台隨即作了专题报道。有富商出大价求购,周胜彬难以割舍。其实,周胜彬笔下长卷并非一件两件,绘画的都是他迷恋着的祖国多娇江山。

  不难看出,周胜彬的作品反映了他追求美好生活的挚着,增添了作品的鲜明活力。他用线条和色彩作音符,将自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沧桑历史的清新记忆,用心弹奏出一曲又一曲动情的乐曲。

  家国情怀岂在吟

  周胜彬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更热爱故乡的山山水水。大熊山的诡谲气象、紫鹊界的天下奇观、梅山的传奇色彩,都驱使着他的如椽画笔为它们描摹容颜。

  紫鹊界秦人梯田始辟于秦汉,此后各朝各代经苗、瑶、侗、汉等多民族人民不断开拓完善,明清时期即已山山叠田畴,岭岭秧苗绿,规模之宏伟,举世无双。早在1966年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时日,新闻媒体的触角尚未触及紫鹊界,周胜彬野外写生的足迹便留在了这里。此后四上梯田,最长的一次正逢夏收开镰前夕,竟一住20天。周胜彬这山刚下攀那山,仰望稻山稻阵入云宵,俯视金波金浪万千重,他陶醉在这片大自然的向往中。

  紫鹊界梯田总面积近30万亩,田畴依凭山形山势而分大小方圆,大不过一亩,小仅一抱,层层叠叠,直上山巅。它是个谜,降雨多时无洪涝之患,降雨无时无久旱之愁,先人的聪慧和大自然的神恩共创了这个千古奇迹。它是个宝,湖南已确定其为省旅游产业重点项目,国家农业部确立其为中国重要农业遗产,将其列入国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专家学者公认其为中华民族农耕文化的杰出代表……

  周胜彬为家乡有紫鹊梯田这样的文明瑰宝而骄傲,小写意《雾海梯山入九宵》一天搁笔,田畴摩天,稻浪连云。笔墨既虚也实,景象欲去还回。大写意《山魂》系列则一而再、再而三,画家摆脱了具象思维的桎梏,升华到意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境界。构图若广宇,笔势走龙蛇,宛若天际星云,犹如太极变幻,瑰玮而奇丽。易学禅思,天人合一,他用恋乡情愫将它们渲染得飘渺宏大,用彩墨将它们演绎得精妙绝伦。如何从具象走向意向,“太似为匠,不似乃浮,似与不似乃艺”,周胜彬的《雾海梯山入九宵》和《山魂》(图三),便是再好不过的诠释。

  但这丝毫无损紫鹊梯田的真山真水真面貌,反而为它增添了许多魅力。

  大梅山不仅是中国神话传说中上古时代九黎部落首领蚩尤的故里,中华武术百花园里的靓丽奇葩——古老神秘的梅山武术亦诞生于此,海内闻名的新化山歌发祥地也同样在梅山。梅山林莽苍苍,梅山山势险峻,梅山秀丽多姿。周胜彬自己也不记得攀爬梅山多少次了,他只记得上梅山一次,创作激情便高涨一次。彩墨山水《山河颂》、青绿山水《山河颂》、《欲晓》、《天地无私暖万家》、《山路泉》、《春归大地暖》《梅山天下秀》等一大批震撼之作从画家的腹中呱呱坠地。

  彩墨《山河颂》(图四)乃一幅令人眼目一新的作品,是周胜彬梅山系列作品之一。画面群峦列列,山外有山;河畔瓦屋,绿水轻帆。夕阳生晖,跌布飞泉。细细品读,《山河颂》就是一首无字七律。“山河颂”三字傍楷近隶,别具一体,刚劲中含雅毅,书画相得益彰。周胜彬追求作品的“字骨诗魂”,《山河颂》可以管窥一豹。

  青绿山水《山河颂》,则是周胜彬早年花力气临摹黄宾宏大师作品的心得之作,岭峦错落,水天一色,屋舍田畴,轻舟一叶,但物象造型远曲高低的视觉效果显得异常深远,充分反映了作者开拓层次,穿插物象,在有限的纸面发展无限空间的高超构图技巧。

  《天地无私暖万家》和《晨钟》,是表现画家独具风韵的墨象造型的典范作品之一。前者为淡墨,写的是春江水暖时节,嫩绿如烟,铺天盖地,小桥流水,农舍相守。作者大笔晕、渍,潇洒随性,但笔能管墨,自然地在湿笔叠加时分离笔道,乃至毎有洇染皆白线历历,笔痕分明。画家掌控构图空间驾轻就熟,笔墨纵情,却满而不塞,繁而不乱,满纸酣畅淋漓。《晨钟》为浓墨,表现的是晨曦中的大熊山,宽笔宽线,斧劈勾皴,水润墨饱。大熊山鹤立于梅山群峰之中,虎踞群峦,端庄雄浑。古刹半隐在峰巅松荫之下,前有石塔焚香,后有瀑沫飞珠,晨钟暮鼓,禅趣空云。画家没有理会画坛关于构图必学“秤”而不学“天平”的观点,“三段式”,大熊山居中。这种突出主体的构图形式,同样很好地借鉴了“平正”之中求“险绝”的古法,既不失庄严,又不落俗丽。既要无拘无束,古为今用,又要平正求奇,周胜彬可谓独劈蹊径。

  《欲晓》曙光朦胧,涛声惊梦;《春归大地暖》绿烟霭霭,桥望春帆;《秋之颂》暖日徐风,层林尽染;《梅山天下秀》葱茏柱天,清川似雾……

  梅山系列作品皆从大自然中釆撷生机和灵气,闯出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栅篱,都是既师法传统,又突破了传统的范例。

  芸芸画坛苦行僧

  画家神游在线条墨彩的王国,他乐在其中。现实生活中的周胜彬,却是道道地地的一介寒士。

  他背着他的画夹,一次接一次的远游名山胜水,是从深藏于一条陋巷的陋室出发的。

  说是藏,是因为它掩蔽在现代社会灯红酒绿的喧啸后面。房子座落在新化千年古城向东街一条窄巷里,依旧是四五十年代的歇顶式红砖黑瓦,屋里是木质板壁,破败,低矮,阴冷,白天都须亮着电灯。房顶上有砖头压着用来遮挡屋漏的蓝色塑料布,与现代的高档居家环境有些格格不入。他的画室约略10多个平米,是他这个家最宽敞的场所,布置亦非常简陋。做饭的电饭锅放置在窄小的卧室,与锅为邻的,是一台17英寸的电视机。除了这台小小的电视机,再无他物可以炫耀21世纪的文明之光。

  但他默默地辛勤耕耘是有回报的。1965年,他的竹黄雕《井岗朱砂冲哨口》选送参加江西省及中南局美术大展,由井冈山山管理处博物馆收藏。1988年,他的油画《山河颂》参加湖南省美展,被省展览馆收藏。2008年,他的彩墨画《金谷岚风》在为奥运喝彩全国书画大展中荣获精品奖。2009年,他的作品水墨画《山谷之歌》在庆祝建国60周年全国书画大展中荣获银奖。他是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他的中国画和油画,在中国台湾、香港以及美国、澳门、日本、新加坡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得到书画爱好者的青睐。

  慕名前去采访的记者们大感惊诧的是,周胜彬是传统绘画艺术的传人,却能突破传统的束缚立创意,用笔用墨功夫精深,作品抒情意味很浓,百千万众的平庸书画家不能与之比肩,他完全有资格跻身中国杰出画家的行列,缘何离“小康”如此的遥不可及?难道是他的画无人赏识?不,周胜彬有周胜彬的脾性,官员来索画他婉拒,平民百姓中的朋友倒是有求必应;高价求购他不答应,低许多倍的价格倒是一甩手就给了,那几个钱,仅仅夠他上一次大行山。

  他的小小画室尽管诞生了数千幅清新淳朴、充满大自然气息的画作,却简陋到让人难以想象的地步,比起大都市那些画作平平、名声平平,却巴结着一批权贵富商,自称画家者拥有的宽阔而雅达的画室来,确是寒酸透了。常言道“智者乐山,仁者乐水”,他并不很在意生活上的困窘。他的画室曾经张挂过三幅书法,其一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他博采众家之长,在绘画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宽敞的表白。其二是“碧玉千韧,无欲则刚”,是他“宁静至远,淡泊明志”的写照。其三是“此生落泊己成翁,独立画斋啸晚風”。无疑,他并不为现在的生活状况真的感到十分惬意,只是,他将他的一生交给了山山水水,此生落泊又何妨?

  他的恩师李可染自称“苦学派”,他的大规模写生是他成为国家级大师的必经之路,他要求他的学生去这条路上磨练自己。周胜彬秉承师训,以山水为乐,背上画夾登山攀岭,20年如一日,大规模地描山画水。50年前攀上朱砂冲哨口写生,他携带的是一个画夾一迭纸,一袋干粮一壶水。40年后他攀上梅山写生,仍然是一个画夾一迭纸,一袋干粮一壶水。不同的是,初上井冈山之日,他是名工人,他年轻力壮;重上梅山之巅时,他已在画坛与彩墨为伍了数十年,珍藏着自己的几千幅作品,年近耄耋,依然两袖清风。然而,正是多年来的大量写生为他的创作奠定了飞跃的基础。

  他也像任何一个书画家一样,企盼着办一次个人画展,让他那些塞在好几个角落的心血之作,接受市场的检验和公众的评点。重要的是,他有这个技术和艺术实力,却没有这个经济实力,又因为他不擅交际,难以获得政府方面的支持,由此导致他的梦想难以实现。

  这样一位德艺双馨的画坛苦行僧,难道当真要出现一位西方世界的伯乐,周胜彬才能告别居住了71年的小巷陃室吗?才有条件充分沐浴21世纪的文明之光吗?

  本文作者廖文伟简介:

  廖文伟,湖南株洲醴陵人,1942年生,1984年加入省作家协会,退休前为一省级杂志副主骗。曾任湖南省电视台“艺术玩家”顾问兼“玩家雅集”经理多年,并担任过湖南五千年文化公司艺术顾问,是湖南省收藏协会鉴定委员会专家、红色收藏委员会副主任、福建《东方收藏》、《收藏快报》特聘社外审稿专家,中国100位资深报告文学记者之一,著有《打捞岁月》(古玩丛谈之一之二)。

品读杰出画家周胜彬的山水画

品读杰出画家周胜彬的山水画

品读杰出画家周胜彬的山水画

品读杰出画家周胜彬的山水画

品读杰出画家周胜彬的山水画

品读杰出画家周胜彬的山水画

品读杰出画家周胜彬的山水画

品读杰出画家周胜彬的山水画

品读杰出画家周胜彬的山水画

品读杰出画家周胜彬的山水画

分享到:
文章编辑: 廖文伟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山东新闻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如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媒体来源的信息作品,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并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该相关内容。如其他单位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应予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若因线路及本网站控制范围外的硬件故障或其它不可抗力而导致暂停服务,对于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如有什么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