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导读:10月1日,号称“史上最严”的新《食品安全法》开始正式实施,而早在实施前,在距离帝都700公里的锡林郭勒盟就开始了肃清羊肉市场的保卫战。
文丨张禄桅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近些年,瘦肉精、染色馒头、回炉面包、牛肉膏……食品安全恶性事件频频出现,普罗大众不断发声:“我们还能吃什么”、“监管又在何处”?
《食品安全法》顺势修订,今年10月1日正式实施。这部被称为“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一实施,各地各企业便纷纷掀起了宣传活动。
事实上,据记者了解,早在9月5日,新《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之前,食品安全法义务普法宣讲团和《食品安全与法》栏目组就去了离帝都700公里的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开展宣讲活动。
锡林郭勒盟也是宣讲团和栏目组进行宣讲活动的第一站。
“锡林郭勒盟羊肉”首当其冲?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锡林郭勒盟草原总面积20万平方公里,可利用的草场面积达到了18万平方公里,是境内唯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国际生物圈监测体系的国家级草原。
在锡林郭勒盟,你总能听见当地的人们这样自豪地称赞他们的羊:“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矿泉水,拉的是六味地黄丸。”
的确,锡林郭勒盟羊,以肉质鲜美、多汁不膻、营养滋补、绿色天然而出名。哈尔滨、北京、上海……全国的羊肉都争着叫“锡林郭勒盟羊肉”,你也总能看到挂着“锡林郭勒盟羊肉”的招牌下门庭若市。
然而,锡林郭勒盟羊一年600到800万只的出栏量,仅占全国羊只总产量的2%。
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部分商贩由于利益的驱动,便生产、加工、销售假冒伪劣的锡林郭勒盟羊肉。有的使用次品羊肉充之,更有甚者,直接用猪肉、鸭肉、鸡肉等其他肉类,添加羊肉精,冒名“锡林郭勒盟羊肉”。
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羊肉市场乱象,亟待解决。
新丝路“三把刀”为“锡林郭勒盟羊肉”正名
今年7月16日,上线的新丝路电子商务平台,便是锡林郭勒盟人保卫“锡林郭勒盟羊肉”品牌的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