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至23日,记者随山东省环保厅联合督察组,赴东营、滨州、淄博几地的行政边界地区,就“土小”企业整治进行调查。3天、18家企业,让记者得以亲身体会整治“土小”的困境和尴尬,破解这一顽疾,除了基层努力,显然还需更多长效机制和顶层设计的支持。
田间大坑成“土小”乐园
5月23日中午11时8分,桓台县新城镇桥北村,有一片低洼麦田,麦子稀稀拉拉,矮小细瘦。这是我们此行检查中唯一一块复垦的土地!这第一季细瘦的麦子,宣告着这百余亩土地再也不会“土小”反复、污染横行。
当地的一位副镇长赶来,确认了位置:这地方和广饶搭界,最早是烧粘土砖的,把地挖下去好深,取缔砖窑后,这个“大坑”就成了“土小”藏匿的“乐园”,小化工等层出不穷、屡禁不绝,“只有复垦才是彻底解决的办法,一亩地需要15万元,现在已经投入了几百万元。”
在边界地区查找“土小”,倒有一多半时间都是在田间行走。在省环境监察总队工作的李繁林张望搜寻的,就是这些田间的“大坑”。这3天,我们在大坑中找到过没有环评手续、没有防尘等治污措施的小砖厂,更发现好几处尽管生产设施已迁走、但曾经小炼油、小化工的污染痕迹却仍清晰可见。还有些地方,连大坑的遮掩都不要,直接就在田间圈起一片片的场院。
这样的大坑或场院,支起设备就可以继续生产,单纯就环保部门,只能是一遍遍检查,一次次取缔。无论是乡镇政府负责、国土等部门配合推动的桥北复垦,还是清理建成水库、林地,只有给土地一个合法合规的用途,才是长久之计。
偶然发现“无路可达”的小炼油
5月22日傍晚,博兴县督察组准备返回时,行经博昌桥,路边一个开放生产的混凝土工厂吸引了李繁林的目光:“去看看!”
车向里行,企业一角还有一个出口。顺着走出去,在企业院墙后面一段小路的尽头,竟还隐蔽着一家企业!
“这个是炼油,食用油,已经不生产了”,见督导组一行快步向那个方向走,两三个人冒出来向我们解释。这时,李繁林已经走进去检视起来。
“这还有炉温,你说早就不生产了?”李繁林用手在生产设施上试了试,一句话就令他们开始支支吾吾起来。
李繁林当场拨通当地环保部门电话,要求尽速赶来进行相应查处。
偶然的一停驻,又多查到一家“土小”,督察组却感到愈发沉重。这个小炼油,如果不从前面临路的混凝土厂进来,根本没有路可以到达,可以说非常隐蔽。
基层环境监察人员几乎都提出这样的困惑:一个县局环境监察人员大多只有十来个人,有的只有五六个人,“土小”隐蔽度高,查处难度很大。
督察组在临淄检查时,区环保局副局长徐建忠说,该区采取了“群众路线”,印发了5000份“小广告”在各个村庄广为张贴,群众举报信息一经查实即兑现奖励。“这样,就有了无数双眼睛帮我们一起监督。”
正规企业里查到“小黑屋”
5月22日11时许,淄博市淄川区凤凰镇郝家庄村西北,宝泽建材公司。
拿着GPS寻觅群众举报的一个郝家庄西南方小建材厂,却误打误撞走到了宝泽建材公司。
这看起来是一家挺正规的企业,在紧邻大门的几间办公室门口,还贴着职工出勤签到表。李繁林习惯性地问了一句:你们是做什么(产品)的?有环评手续吗?
这家企业上世纪80年代中期即已成立,主要产品是岩棉,一种保温材料。许是年深日久,找环评材料的人不见回转,李繁林提议:咱们先去车间检查看看吧。
这一看不当紧,在车间尽头,李繁林发现一个锁着的小门。门锁打开,两个铁皮池子里是红红绿绿的不明液体,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气味。“这、这是生产树脂的,我们生产上要用一点,就是甲醛、尿素什么的混合反应一下”,工作人员没想到监察人员这么细致,说得有些心虚。
“这属于生产项目,有环评吗?这气味,没有任何处理措施吧?”李繁林回到办公室,看完企业岩棉项目的环评手续,向其详细了解了企业需要树脂的数量、时间,“你一年就用几百吨,上治污设备划不来,还是关了外购吧”,接着又给当地环保部门打电话,请他们立即赶来测定、查处。
平心而论,宝泽在生产上还是较为正规的,但该厂依然隐藏着这么一个“小黑屋”,或许是因为企业贪图省事,也或许是利益的考量。在当地,这也是一家“知名”的企业。我们偶然的闯入,依然发现了问题。在这次检查中,我们发现类似于这样的案例还有几起,这再一次警醒我们:环保不容懈怠,也不容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