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谈到这两套设备的运行原理,潍坊科技学院该项研究负责人潘好芹介绍,目前,制约北方设施蔬菜生产的最大瓶颈是低温、阴天、雾霾、雨雪等天气,导致棚内光热条件不足,植株生长缓慢,产量大幅下降,可称其为北方设施蔬菜生产的“连阴天障碍”。使用LED补光灯,根据植物生长需要的光源给蔬菜补光,可破解“弱光”难题,达到延长光照时间、增产增效的目的。而使用地温调节设备,可以利用棚内空气中多余的热源,通过管道输送到土壤之中,提升土壤温度,破解“根部低温”难题。棚内气温降低、地温升高、空气流通加快,还有利于抑制病害发生,破解“病害”难题。
立足寿光!“部院企合作”加速推进先进技术落地
作为寿光最早使用物理农业新技术的农户,宋亦亮颇有心得:“越是碰上雨雪连阴天,这和补光灯和地热设备发挥作用越明显。这个时候,多数大棚产量低,因此蔬菜价格就高。咱靠这两项新装备,产量有保障,所以增收效果特别明显。”
好技术如何加速推广?2017年9月,农业部规划设计院设施农业研究所、潍坊科技学院与一盛物理农业签署了《产学研合作协议》,推进“部院企合作”,共同完善、推广这些物理农业新技术。“自合作以来,团队正通过大量试验,探索在黄瓜、西红柿等不同作物在不同生长时期补光的光质、光强、补光时间、补光时长、补光灯安装位置等具体实施标准,并对效果进行评价,进而制定日光温室LED补光技术规程,以便大范围推广。”潘好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