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王林 陶凯龙 浙江报道) 城郊村往往治安混乱、社会问题突出,而浙江嵊州却有一个没有防盗窗的城郊村——桥里村,不仅村民津津乐道,近日桥里警务模式还被浙江省副省长、公安厅厅长王双全“点赞”。
三江街道桥里村,位于嵊州南侧,与新昌县毗邻,在建的杭绍台高铁和金甬铁路贯穿,工业企业发达,外来人口聚集,利益引发的各种矛盾和不稳定因素凸显。看似就是一块治安牛皮藓,但嵊州市公安局三江派出所偏偏就挑硬骨头啃,把情况最复杂、管理最困难的桥里村作为了突破口和示范田。记者为此采访了桥里警务室专职社区民警——三江所的副所长张程警官。
在明亮的警务室办公区里,张程警官告诉记者:由于桥里村总共有3712名外来人员,与本地原居民比例达到3:1,外来人口成分复杂,生活习惯和风俗各不相同,往往会引发各种矛盾,针对外来人员流动性强的特点,我们集思广益,创立出了“居住出租房屋旅馆式管理”模式,因为旅馆里居住的人员流动性更大,在管理体系上非常成熟,是否能够借鉴旅馆的管理模式来管理出租房呢?提出这个想法之后得到了市公安局、三江街道党委管委会的全力支持,具体来说分别四步走:首先是政府搞“基建”。 三江街道出资200万元,在桥里村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安防体验馆、微型消防站、居住出租房屋的警务站,在硬件配置上达到最高标准。其次是村委查“房源”。由村委专职开展出租房屋管理,共摸排出租房屋184户共计1340间,并建立数字化“出租房信息库”。接着警方做“接待”。在警务室内设立旅馆式服务前台,自主研发旅馆式出租房管理系统,来桥里村租住的外来人员免费在警务室内通过系统内照片挑选房源,并随警务助理实地看房。最后租客办“手续”。在租房合同签订前,租客须签订安全承包责任书,并在助理陪同下实地参观安防体验区,开展模拟灭火体验,掌握防火防盗常识、逃生技能及设备使用方法。通过这一模式,实现了“租前把关、人来登记、人走注销”的精准管理,该村出租房屋出租率达85.67%,流动人口登记率达到100%,未发生火灾事故,有效地提升了出租房的安全系数和流动人口的管理服务水平,全面实现“高入住、低警情、零事故”目标。
“外来人员的居住解决了,平时的防控模式又作出了怎么样的改变呢?”记者继续追问张程警官,张警官笑着说:“哪怕你不问这个问题,我也要向你介绍呢。这个就是我们桥里警务室的‘智安小区’模式。”
“智安小区”,从汗水警务到智慧警务的深度变革,以“智慧公安”建设为依托,在桥里村的主要路口、农贸市场、人员聚集较多的村店安装高清监控摄像头58个,高空探头2个,实现视频全覆盖,同步建成一个具备实时监控能力的综合指挥室。在指挥室内,“白加黑,5+2”保证两名警务助理在视频监控前值守,实现24小时不间断视频巡查。但是光靠政府投资建设还是存在着大量的视频死角,于是我们就以点扩面广动员。社区民警逐户开展入户走访,并按照“自家为主,兼顾公共”原则,提出“少配一扇防盗窗,多装一个监控点”的口号,动员一大批村民自主安装视频,最大限度地与原有视频监控网形成了合力。建设好了视频监控网,那么如何调配防治力量呢?针对桥里村企业众多的特点,我们组建了一支以企业职工、企业保安员为主要力量的群众巡防队伍,每晚19时至22时由警务助理协同保安人员15名,按5组机动巡逻组,于每天沿园区重要路段和重点部位开展巡逻。巡逻组配备对讲机,由指挥室值守人员根据视频死角、盲点以及视频内异常情况等进行“语音导航”,进一步实现了静态指挥室和动态巡防组的同步互联,有效压缩了“阴影面积”,提高了巡逻效率。另外我们还培育了“夕阳红”瞭望队、“每天一万步”巡防队、“夜跑”志愿队,“平安”商户队、“新桥里人”巡防队,真正实现了桥里村人防、物防、技防的有机整合,极大地提高了治安防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