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导读:立足区域农业,坚守全产业链运营,全国化布局,全程可追溯,锡林郭勒盟新丝路电商开创出了现代农业的新生态。
■文丨《商界评论》记者 周慧陶
年初开始,O2O企业扎堆死亡,很多O2O创业故事到后面变成了一场创业“事故”。然而,在互联网加一切的时代,对于技术员出身的马云峰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什么都可以改变、什么都可以颠覆,只要我们敢想敢做。我们要做到传统企业做不到的事情,并且做到极致。”锡林郭勒盟新丝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马云峰自信而坚定地说道。
今年7月16日,新丝路电子商务平台上线,这是马云峰带领他的团队奋战760多个日夜,全力打造的新项目,是改造草原传统畜牧业贸易的大胆尝试。两年来,他以一种颠覆传统的方式,开始了一场“互联网+畜牧业”的电商“逆袭”。
颠覆传统的追溯体系
一个地区,若有一块叫得响亮的招牌实在难得。如此说来,上天对锡林郭勒的眷顾似乎有些偏多,让她生来便有两块金字招牌:草原的美景和肥美的羊肉。
如今,一进入秋天,从南到北,挂着“正宗锡林郭勒羊肉”招牌的饭店比比皆是。毕竟对于以食为天的国人来说,咀嚼在口中的美味远比天边的美景来得真切。但是在生于草原长于草原的马云峰看来,这其中不乏以次充好的。尽管人人都能看到锡林郭勒的天然牧场是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却往往都忽略了这样一个问题:锡林郭勒草原羊的产量。
锡林郭勒羊生活在中国唯一一片被联合国列为重点保护的草原上——锡林郭勒草原。在广袤的牧场上,锡林郭勒羊饿了吃青草、野生中草药,渴了喝山泉水。它们每天行走、奔跑几十里,补充最适合自己的养料。同时,由于锡林郭勒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这里光照充足昼夜和季节温差大。
正是这些原因,使得锡林郭勒羊肉质鲜美、口感鲜香、多汁不膻、味道浓郁独特、营养价值高。但是,一年600~800万只的出栏量,只占到全国羊只总产量的2%。对于全国喜爱吃羊肉的消费者来说,这是远远不够的。
也正因如此,在锡林郭勒羊肉声名鹊起时,随之而来的一些问题也困扰着当地的政府和牧民们:假冒的“锡林郭勒羊肉”充斥市场,部分不法商贩以育肥羊或者外地羊肉冒充锡林郭勒天然羊,从而牟取非法利益。这种以次充好、以假代真的现象越来越多,且情况越演越烈。使得锡林郭勒羊肉利润率低,牧民增收较缓慢。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从2013年开始,锡林郭勒盟着手开展羊肉全产业链追溯体系的建设。追溯体系是基于成熟的企业管理NBS系统,用上RFID、IC卡、条形码等物联网技术和专用硬件设备开发出来的。马云峰的公司和一家台湾企业联合成为技术方案的提供商,开始在锡林郭勒盟开始创建全国唯一一家由政府全程监管的、全产业链闭环的羊肉追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