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政府淡化GDP增长具体目标,既非对GDP考核体系的否定,更不是不要GDP,而是追求更高品质的GDP
地方两会已近尾声,经济“新常态”之下,各地政府淡化GDP增速、强调改革创新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不过,淡化GDP增长具体目标,既非对GDP考核体系的否定,更不是不要GDP,而是不能再不计一切代价盲目求速度,更不能以GDP高低论英雄;是各地政府的自我加压和警醒:必须在提升发展的“含金量”上下更大功夫,追求更高品质的GDP。
截至1月29日,28个揭晓了2015年的增长预期目标的省市区中,西藏仍保持12%预期目标不变,上海只字未提,其余的均不同程度有所下调。而就在两年前,各地的GDP增速目标多数超过10%,去年仍有半数GDP增长目标定在了两位数,今年保持双位数增长的只有5个省份了。此外,今年各地目标还普遍增加了弹性空间,28个省份中的21个将目标定为具体数值“左右”。“新常态”下,地方政府对于增长预期实实在在发生了改变。
预期改变与经济发展趋势和现实压力有关。从趋势看,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正是“新常态”的重要特征,现实则是去年绝大多数省份的发展目标多未能完成,有些地方的实际增幅,更是与预期相差3到4个百分点,而今年经济下行压力仍大。那些吃资源饭、重化工占比高的省份,痛感来得尤为强烈。因此,主动“刹车”下调目标增速,是顺应宏观经济大势的表现,过去那种拼资源、拼消耗、拼廉价劳动力为主的粗放型经济增长已不可持续,高速度掩盖的结构性矛盾随着经济降速而凸显也导致各地对加快转型升级更易形成共识,追求更高质量的经济发展便成为必然选择。各地给出有弹性的经济增长目标,既有保底和为转方式、调结构留出空间和余地的考量,也有只要有利于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GDP增长当慢则慢、能快则快之意。
显然,淡化GDP的真正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提升经济发展“含金量”。既然如此,只是GDP降速还远远不够,关键还在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实现经济发展动力转换,通过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推动经济结构升级。所以,今年地方两会,“创新”、“改革”都成为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频词,推进重点领域改革被放在突出位置。比如,我省提出以改革举措落地为重点深化重大改革,把创新驱动作为主攻方向,努力在经济转型发展、提质增效上争当排头兵;上海在率先取消GDP预期目标的同时,将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全面深化改革放在2015年工作首位;把增速定为6%的辽宁,则表示要“用过去拼速度的那股劲儿来追求高质量”……凸显了各地“向改革创新要活力”的坚强意志和决心。
中国63.6万亿元的GDP总量已今非昔比,各省的经济体量也是如此。广东、江苏两省已跨入“6万亿元俱乐部”,我省也站在了这一门槛的边上,另有19个省份经济总量超过1万亿元。总体而言,以这样的体量,能够保持中高速增长非常不易。速度适当放慢,更关注结构优化与质量提高,是情理之中的事儿。但主动“刹车”下调目标增速,并非不要GDP。我国现阶段,发展仍是第一要务,调速为转型升级腾出空间,说到底是要为步入新增长周期奠定基础。中国经济不但需要有质量的增长也需要稳定的增长,经济转型过程中,GDP降速是正常的,但低于经济增长潜力的急剧下滑就不正常,更不能任其成为某些地方政府“懒政”或决策失误的借口。另外,我国幅员广大,各地发展阶段不同,发展情况千差万别,GDP增速下调也不能“一刀切”。对于东部发达地区,经济增速慢一点也许不是太大问题,对中西部地区来说,利用后发优势实现追赶和超越,保持较高增速则仍有必要。正因如此,虽然GDP考核指标逐渐淡化是大势所趋,但各地的增长预期也必然各不相同。而各地如何从实际出发,用好市场和政府两只手,因地制宜地找到能够带动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的切入点,在把握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平衡的前提下,确保地方经济稳定在合理区间内,进而实现发展方式的真正转变,挑战也许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