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网济南1月28日电(记者卢金增 通讯员唐琳)随着信息化社会的高速发展,检察工作面临许多新挑战:如何解决案件数量多、办案人员紧缺的矛盾,缓解办案压力?如何破解执法程序不规范、执法质量不高的难点?如何进一步拓宽为民服务的新渠道,做到检民互动“零障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近年来,山东检察机关一直致力于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坚持“深度建设”与“深度应用”相结合,积极打造山东检察机关的“信息航母”和“信息超市”。“信息化建设给全省检察工作插上腾飞的‘金翅膀’,助推我们实现了效率之变、规范之变和机制之变。”1月27日,山东省检察院检察长吴鹏飞告诉记者。
向科技要质效
“李某,我们是烟台市芝罘区检察院的检察人员,现在依法对你进行远程讯问,根据法律规定,你要对我们的问题如实回答,不得作虚假陈述。你听得见我的讲话,看得清图像吗?”
“听得见,看得清。”
……
半个小时后,讯问结束。检察辅助人员在看守所现场记录的笔录,实时显示在芝罘区检察院远程视频讯问室的电脑上,经核对确认无误后,检察官点击“打印”,李某在讯问笔录上签字捺印。
足不出户,就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进行“面对面”讯问。记者了解到,借助远程讯问平台,在办理一些犯罪嫌疑人主动认罪的案件或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案件时,可以实现对看守所在押人员进行远程讯问,并对整个讯问过程实现同步录音录像。
小平台发挥大作用。办案人员告诉记者,看守所与检察院相距较远,检察官办案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路上。以往去看守所提讯一次需要半天时间,使用远程视频讯问后,一般只需二三十分钟就能完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司法成本,对于解决检察机关案多人少的矛盾具有实用意义。
这是现代科技和信息化应用条件下,山东检察工作提质增效的一个缩影。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如何向科技要检力、要战斗力,一直是山东检察机关在深入推进信息化建设中探索的重点。
去年以来,山东省检察机关结合实际,依托556个派驻检察室创建了信息丰富、实用简便的“信息超市”,为检察室的职能发挥提供了有力抓手。
据了解,“信息超市”设有惠农政策、惠农资金监管、基层执法司法信息、社区矫正等6个板块,具备信息采集、业务受理、检索查询等功能,群众可方便快捷地查询相关信息,检察室可从中发现侵害民生的案件线索,更好地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去年7月18日,德州市陵城区检察院派驻边临镇检察室工作人员在向“信息超市”录入信息时,发现辖区王连榜村支部书记王某5口人补贴小麦种植面积为49.8亩,而同样5口人的另一户居民仅为9.5亩,差别为何这么大?
面对有些“不正常”的数据信息,检察室干警通过走访和数据对比,发现王某存在套取小麦直补款的嫌疑。仅7天时间,边临镇检察室就协助反贪部门对王某涉嫌贪污一案立案侦查,目前该案已经被移送起诉。
“没事就逛逛‘信息超市’,这已成了我们的一种工作习惯。这里面的信息多,只要是有心,一些日常不容易发现的问题就能‘揪’出来。”边临镇检察室主任李功恩告诉记者,现在检察室干警越来越喜欢这个“数据库”了。
助推执法规范化
信息化在为检察工作带来便捷、高效的同时,更与执法规范化建设实现深度融合,助推执法规范化建设深化升级。对此,已经建设、开发了33个信息化应用系统的东营市检察院感受最深——
方式太单一、标准不规范、过程不灵活一直是传统案卷评查方式的三个弊端。而检察业务因其专业性较强,一般民众难以介入其中进行监督。如何最大限度发挥案件评查功效,同时规避传统评查的弊端,成了各地苦苦求解的“疑难杂症”。
“几个专家围在一起,面对摞成小山一样的卷宗不停翻,既耗时间,效果也差。借助案件质量评查系统,我们可以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评查人,然后按拟定好的评查标准网上阅卷、打分,既能多人查一案,也可一人查多案。系统还会将所有结果进行汇总对比,大大提高了评查质量。”东营市检察院案管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