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毫无疑问是2014年山东政协工作的关键词。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用4个段落573个字,把“协商民主”推进公众视野。政协,作为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最重要力量,变化是显而易见的。
31次协商筑实履职路
2014年1月20日,省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2014年省政协协商工作计划。这是省政协首次制定年度协商计划并提交政协全会审议。
一年来,4次专题协商、11次对口协商、12次界别协商、4次提案办理协商,除去公休假期,省政协全年协商频率达到两周三次,密度前所未有,协商内容无一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或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
如今,这份协商计划上的33个题目,除2个因特殊原因没有进行外,其余均已开展完毕,形成的建议案或者意见建议,已经报送省委省政府,作为决策参考。
协商计划的慎重,从选题开始。
“所有议题都是经省委常委会研究确定的,只有事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要课题才会‘入列’。”省政协办公厅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作为年度协商的重头戏,专题协商是省政协与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协商,4个选题都经过严格筛选。实施方案需要经省政协秘书长会议研究后,报主席会议审议通过。
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的题目也是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过层层筛选,慎重决定的。比如省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牵头的3个协商题目,就是从12个中挑选出来的。
2014年4月29日上午9时,年度第一次专题协商会议如约开场。
专题协商的议题是“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激活企业创新创造活力”。这项由三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改革任务,尚无成规可循,省政协在全国政协系统中率先启动了专题调研。省政协主席刘伟,时任副省长张超超,以及省发改委、省国资委、省中小企业局、省金融办等部门负责同志,到会与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群众代表协商。
“民营企业参与混合有‘五怕’”、“国有股权管理趋向行政化”,委员和企业家的发言,引起与会者强烈共鸣,协商各方坦陈己见,共商“破题”之策。工作人员将这些意见建议一一记录,分类汇总后,充实到建议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