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建设相结合,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致力节能降耗,加强高能耗行业能耗管控,全面推进钢铁、有色、化工、建材、轻工、纺织等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实施清洁生产水平提升工程,引导企业加大节能技改力度,加快推动工业节能减排和大气污染防治。
发展再生资源和再制造产业,推行工业生产循环化,促进企业、园区、行业间链接共生、原料互供、资源共享。力争到2020年,全省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8%。致力产业发展,继续实施节能环保“五个一百”专项行动,培育绿色经济增长点,引导和鼓励企业生产绿色产品,发展绿色产业。力争到2020年,全省规上工业节能环保产业产值突破3000亿元,年均增长15%左右。
实施信息消费八大工程
安徽将把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作为主攻方向。瞄准智能制造结合点,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加快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促进制造方式向智能化、网络化、柔性化转变,力争到2020年,建设一批智能示范工厂和数字化车间,规模以上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75%以上、关键工序数控化率55%。
瞄准两化融合制高点,开展两化深度融合八大行动,深入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培育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达标企业100家以上,两化融合综合指数达90。实施信息消费八大工程,力争到2020年,信息消费年规模达6000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瞄准制造业服务化,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大力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支持企业发展网络精准营销、在线支持、总集成总承包、整体解决方案等服务,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
新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示范基地
突出“高新优特”产业导向,打造一批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集聚平台。加快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大力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发展工程”,按照“龙头企业-重大项目-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模式,力争2020年,培育20个左右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基地,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新材料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为主导产业。
打造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按照“创新引领、特色鲜明、集约高效、生态环保”的要求,加快推进合肥电子信息、蚌埠硅基新材料、滁州家电等11个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新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示范基地。促进特色产业集聚。大力实施民营经济提升工程,以省级产业集群专业示范镇、小微企业创业基地为抓手,优化“互联网+”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环境,提升集聚承载能力,提高专业化协作水平,加强区域品牌建设,着力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