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当前位置:主页 > 地方 >
山东济宁:让稻香飘满“北大荒”
时间:2024-07-15 10:32  浏览次数:
  山东新闻网:(通讯员:张诗源)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近年来,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大力招募“乡村振兴合伙人”,探索出一条产业发展、集体增收、农民致富的乡村振兴新路径,为打造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注入新动能。
 
  盛夏的鱼台,蛙声阵阵、蝉鸣声声,在李阁镇姜楼村的“稻虾共作”基地,绿油油的稻田连接成片,小龙虾在沟渠中自在游弋,农场主闫领阶正带领10多名工人忙着进行田间管理。
 
  闫领阶是鱼台县招募的乡村振兴合伙人。2009年,靠着向亲朋好友借来的资金,闫领阶承包了村里5000多亩土地。“这片地换过很多人经营,有种树的,有种麦子的,效益都不好,草长得比庄稼都高,村里老人都把这里叫‘北大荒’。”闫领阶介绍。农场起步之初,闫领阶带着十几名工人从零开始,平整土地、修路、挖沟、修渠、种庄稼,农场基础设施得到大幅改善。一年后,为学习现代农业经营模式,闫领阶多次外出学习考察,在全县率先引进“稻虾共作”生态种养模式,实现稻虾循环共生、优势互补,不仅养出的龙虾个大味美销路好,而且显著改善了稻米品质。
 
  “现在龙虾亩产可达300斤左右,按市场价20块钱算,比小麦产值高几倍。种植的大米是‘五统一’绿色大米,产量少但效益高,价格是普通大米的3倍。”闫领阶说。
 
  作为土生土长的姜楼人,闫领阶对这片土地和村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平时农场的管护和龙虾的管理、捕捞等工作,他总是优先雇用周边村里家庭困难的农户。今年72岁的王忠民就是在农场工作十余年的老农户。“我就住在附近的孙屯村,这个年纪想再出去打工挺难的,当时听说这里农场招聘农户,我和老伴就都来了。”现在王忠民和老伴吃住都在农场,一年下来俩人能存4万余元。
 
  经过多年经营,闫领阶创办的农场已经发展为集农、林、渔、牧、畜为一体的新兴科技农业产业综合体。“下一步,我们将和村委合作打造集瓜果采摘、垂钓、风景观赏、特色餐饮为一体的自然生态体验园区。预计建成后年收入可达1200余万元,带动就业100余人。”站在乡村振兴的新起点上,闫领阶对未来充满期待。
 

分享到:
文章编辑: 陈秀荣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山东新闻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如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媒体来源的信息作品,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并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该相关内容。如其他单位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应予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若因线路及本网站控制范围外的硬件故障或其它不可抗力而导致暂停服务,对于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如有什么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