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杨营派出所反诈宣传“不降温”守好群众“钱袋子”
时间:2024-01-09 17:10 浏览次数:
反诈宣传“不降温”,守好群众“钱袋子”
山东新闻网:为不断提升辖区居民的“识骗”、“防骗”能力,切实减少网络电信诈骗案件发生,坚决维护辖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1月6日,杨营派出所积极深入辖区开展打击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活动。让人民群众在心里形成反诈的“条件反射”,真正做到“反诈从第一线开始”。
一、加强宣传,筑牢基础防线。民警利用集市人员流动性大、人员相对集中的有利契机,通过拉横幅、发放宣传资料、讲解典型案例等方式,围绕网络诈骗的种类、作案手法、防范措施等方面为过往群众进行普及宣传。同时,提醒群众不要在互联网上轻易透露自己的银行卡号、身份证件、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对于各类账号资金的使用要提高警惕,始终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这一原则,定期登录“国家反诈中心APP”,防止长期未登录出现预警功能失效的情况,如遭遇电信诈骗时,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举报,避免造成财产损失。
二、警力下沉,突出针对性宣传。坚持将管理融于服务之中,通过对流动人口面对面宣传、发放宣传单、案例解读等方式,大力宣传反诈知识,提醒流动人口的合法权
利被侵害时及时投诉求助,引导流动人员增强“遵纪守法、安全防范”意识,增强外来务工人员应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理念。
三、网群覆盖,筑牢“防诈城墙”。以微信群、朋友圈为主体,开展网上针对性宣传,民警通过居民微信群,每天推送反诈骗信息及相关防电诈文章和视频,让群众们便于接受与学习电信网络诈骗的常见类型,以最大程度增强宣传防范的覆盖面和针对性。同时,民警积极向群众介绍“国家反诈APP”在电信网络诈骗中的作用,引导群众下载安装使用“国家反诈APP”,并协助开启来电预警,告诫群众不要被诈骗假象所迷惑而上当受骗,遇到各种骗局一律遵循“不轻信、不透露、不点击、不转账、多核实”的原则,将反诈小知识送到每一位群众的身边,营造“随时随地见宣传,每分每刻受教育”的良好宣传氛围。(谷新龙)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山东新闻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如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媒体来源的信息作品,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并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该相关内容。如其他单位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应予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若因线路及本网站控制范围外的硬件故障或其它不可抗力而导致暂停服务,对于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如有什么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