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当前位置:主页 > 地方 >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八陡镇东顶村红白理事会 理出时代文明新风
时间:2023-04-24 16:55  浏览次数:
  山东新闻网:(吕绪兰)近几年来,东顶村以推动移风易俗工作为抓手,建立红白理事架构,推选出有威望、公道正派、热心服务的老党员、老干部成立红白理事会,从群众广泛关注的事情入手,制定《红白理事会章程》,将村级红白理事会职能纳入村规民约,组织签订《推进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承诺书。呼吁大家做到崇尚节俭、婚事新办、厚养薄葬、丧事简办,在村里掀起一股“节俭风”。章程建立后,全方位宣传动员群众,村支部书记带头,号召“两委”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带头落实好红白事简办。为在群众中树立榜样,还开展文明家庭、孝老敬亲、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活动,通过建宣传阵地、树先进典型等措施,倡导群众学习身边典型,共树文明新风。村里建立追思厅,谁家由白事都来追思厅召开追悼会,红白理事会成员负责撰写死者生平,村书记主持追悼仪式,一朵小白花,三个深鞠躬,表达对逝者的悼念。
 
  利用村里长者食堂,统一购置炊具、餐具等用品,红白理事会人员统一着服务马甲,无论谁家有白公事,都由村红白理事会总体负责办理,午餐统一去集体食堂就餐。午餐标准根据各村实际,像东顶村一汤一炒、实报实销,白事平均消费在500元左右,既给主家省了钱,又减少了邻里间的人情麻烦,让老百姓在移风易俗中感受到“婚丧从简、喜事新办、厚养薄葬”带来的好处,树立婚丧嫁娶新风尚,彰显新时代文明健康新理念。
 
  “俺真得感谢村里的红白理事会,他们不仅帮俺办仪式,还省下三千多元酒席钱,移风易俗改革不仅省事还省钱。”东顶村丁先生深有感触地说。春节刚过,家住东顶村的丁先生找到村委,他九十多岁的父亲因疾病去世,需要村里的红白理事会帮忙。正月初七,村大食堂里的红白理事会和文明实践移风易俗志愿者就忙碌起来。红白理事会会长陈勇介绍说:“村委接到丁家老人去世的消息,亲戚朋友有80多人来吊唁,我们红白理事会成员无偿帮忙办理白公事,中午就餐到村里食堂,一汤一炒,只用几百元便把就餐问题解决了。”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切入点就是乡村移风易俗。如今,红白理事会制度优势正逐渐转化为乡村基层治理服务效能,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精神文明力量,文明新风在八陡镇大地上劲吹。(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八陡镇东顶村)

分享到:
文章编辑: 陈秀荣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山东新闻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如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媒体来源的信息作品,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并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该相关内容。如其他单位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应予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若因线路及本网站控制范围外的硬件故障或其它不可抗力而导致暂停服务,对于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如有什么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