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当前位置:主页 > 地方 >
山东省济宁邹城市总工会“三化”构建职工生活的“舒适圈”
时间:2023-04-23 15:14  浏览次数:
  服务“阵地化”  活动“精准化”  保障“制度化”
 
  山东省济宁邹城市总工会“三化”构建职工生活的“舒适圈”
 
  山东新闻网:近年来,邹城市总工会牢牢把握服务职工工作主线,充分整合资源力量,认真履行工会基本职责,聚焦职工群众的“急难愁盼”,不断强化阵地、活动、制度建设,将暖心实事做到职工心坎上,用心用情用力服务职工群众,竭力构建职工生活的“舒适圈”。
 
  服务“阵地化”
 
  邹城市总工会紧贴职工需求,加强职工服务阵地建设,创新职工服务阵地运营管理方式,不断提升工会服务基层、服务职工的能力和水平。
 
  工人文化宫再扩展。去年10月,投用占地 27.47 亩的新工人文化宫, 打造“社区+工人文化宫”服务职工新模式;2023年春节前夕,建筑面积 3000 平方米、30 个功能室的龙山社区工人文化宫启用,帮助职工群众就近享受到便捷、高效地服务。
 
  职工服务中心再提升。升级帮扶救助、信访接待等 6 大功能,新增婚恋服务、电商培训等 6 个服务项目,以“邹鲁·惠工之家”为主品牌,打造“惠工优选”“惠工良缘”等 6 个子品牌。截至目前,开展各类活动 39 场次,线上线下服务职工超过 10 万人次。
 
  活动“精准化”
 
  邹城市总工会把职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会新的使命,精准有效开展各项活动,不断提升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创建“幸福企业”,引导社会组织、专业机构、企业、公益慈善等社会力量开发服务项目、培育服务品牌,积极改善职工生活条件,优化职工工作环境,持续提升职工生活品质。聚焦建会企业关切,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不断拓宽服务渠道,提升服务质量,切实提升职工和企业感受度、获得感。
 
  着眼职工赋能增效,开展“一十百千万”技能竞赛,推动产生十名邹城工匠、百名技术能手,实现千名职工进决赛、万名以上职工受培训。
 
  保障“制度化”
 
  制度保障是职工群众最有力、最根本的保障。邹城市总工会把职工利益诉求和愿望呼声,转化为切实可行的制度,全力当好职工的“娘家人”。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四家”联席会议制度,就和谐劳动关系等工作联合开会、联合部署、联合检查。建立与相关主管部门联系制度,保障新业态劳动者合法权益。将工会福利、劳模荣誉津贴列入财政预算,提升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向心力。
 
  完善法律援助机制。成立劳动争议诉裁调对接工作室,在全市 16 个镇街建立基层工会法律援助服务站。组织编印《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指南》,建立一支由 19 人组成的专(兼)职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截至目前,全市共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 299 份,涵盖企业 680 余家,覆盖职工4万人。(朱光耀  张裕鹏)

分享到:
文章编辑: 陈秀荣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山东新闻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如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媒体来源的信息作品,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并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该相关内容。如其他单位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应予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若因线路及本网站控制范围外的硬件故障或其它不可抗力而导致暂停服务,对于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如有什么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