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邹城市总工会建好用好管好工人文化宫打造职工群众的温馨家园
时间:2023-04-17 10:28 浏览次数:
山东新闻网:工人文化宫历来被人们称之为“职工的学校和乐园”。邹城市总工会按照工人文化宫定位,坚持公益性发展方向,积极探索工人文化宫运营管理智能化、普惠服务特色化,引领职工群众学习先进文化、培养技能才干、开展文体活动,让工人文化宫动起来、活起来。近年来,邹城市工人文化宫切实发挥“3+X”职能,积极创新文化服务模式,建设职工服务新平台,构建服务职工文化的精神家园,全力将工人文化宫打造成服务职工、开展活动、文明实践、便民利民的综合服务平台。
规范管理,开启高质量发展征程。根据场所实际情况,市文化宫科学划分了功能场馆和活动室,并根据场馆、器材和功能室使用要求,制定了规章制度,规范了场馆开放要求和器械使用办法,构建了有序、高效的服务机制,切实提升了服务能力和水平。
整合资源,推动服务水平再升级。市工人文化宫始终围绕工会中心工作开展文化服务,强化服务职工功能,整合社会资源,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努力让职工收获幸福感、获得感。
创新理念,实现工会服务品牌化。为进一步加快推进智慧工会建设,把“互联网+”建成服务职工的新阵地,市工人文化宫开通网上预约平台,通过管理平台可以实现场地预约、资讯管理等服务品牌知晓率,职工可以通过“齐鲁工会APP”实时掌握场地的预约情况,限流限量,实现个人自由式活动与团体活动的统筹安排,真正实现文化宫里有文化,线上线下同服务,把文化宫打造成了工人的学校、职工的乐园和温馨家园。
下一步,邹城市总工会将进一步建立完善“建、管、用”工作机制,把工人文化宫建设成为职工群众学习知识、培养才干、进行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精心打造成为新时代职工的“学校和乐园”。(徐君君 白素素)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山东新闻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如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媒体来源的信息作品,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并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该相关内容。如其他单位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应予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若因线路及本网站控制范围外的硬件故障或其它不可抗力而导致暂停服务,对于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如有什么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