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邹城市凫山街道:深化基层法治“微服务” 赋能乡村振兴
时间:2023-04-17 10:07 浏览次数:
山东新闻网:(通讯员 张贤敏 唐瑞)4月12日,山东省邹城市凫山街道凫山司法所深入开展“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活动,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推进法律服务向基层延伸,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扩充实体“微平台”实现零距离联动服务
凫山司法所建成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12个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并依托社会治理中心建设,同步建成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和法治书屋24个,实现街道——社区二级实体平台“综合式”规范化建设。司法所积极争取党委、街道及相关部门支持,在社会治理中心落实专门办公阵地,引导人民调解、法律服务入驻,设立行政执法监督、公证、法律援助、司法鉴定、行政复议、仲裁“六点合一”的工作联系点,打造全街“一站式”服务专区。
建立法治“微团队”满足面对面服务需求
凫山司法所成立法律顾问“智囊团”,全面落实法律顾问制度,以购买法律服务的方式聘请了法律顾问。司法所组建“法律顾问微信群”,定期发布普法案例,为群众提供线上法律咨询,打通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持续发展壮大社区人民调解员特别是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建立矛盾纠纷排查“突击队”,集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整合街道法律顾问和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等基层法治力量,组建“邹全”法律服务团,创作“法治小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落实“四个一”工作法,开展“民法典进社区”“警惕网络电信诈骗”等法治宣传活动17场次,放映法治电影20余场次。
拓展智能“微服务”开启移动式共享链接
凫山司法所推广网络使用,将网络平台的宣传推广纳入司法所目标考核,大力开展“中国法律服务网”“山东普法”“邹城司法”等网络平台推广应用,积极推行智慧法律服务方式;连线掌上服务,公布“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法律援助值班电话和司法所所长、法律服务所负责人、法律顾问联系方式;建立“法律服务微信群”,定时开展以案释法,印发“公共法律服务”掌上宣传册和“口袋法条”,制作“普法小园地”,实现“移动式”“全程式”法律服务供给,有效满足群众各类法律服务需求。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山东新闻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如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媒体来源的信息作品,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并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该相关内容。如其他单位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应予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若因线路及本网站控制范围外的硬件故障或其它不可抗力而导致暂停服务,对于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如有什么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