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邹城市总工会:多措并举赋能“产改”
时间:2023-04-09 13:09 浏览次数:
山东新闻网:(马伟钢 王妍)“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产业工人的现代化。今后,我将继续学习他们艰苦奋斗、迎难而上的精神,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展现新作为、贡献新力量。”玩转”数控车床的李振耀激动地说道。
作为山东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城市,邹城市总工会围绕如何做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形成诸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让广大产业工人行动有方向,就是突出产业工人政治建设,引领团结产业工人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让广大产业工人脚下有力量,就是厚植创新创造根基,赋能产业工人快速成长,助推高质量发展。”邹城市总工会常务副主席赵锋介绍道。
在推进产业工人队伍改革工作过程中,全市深入推进“党工共建”,创新实践“党员+劳模”双领航模式。将劳模支部与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工人先锋号创建活动有机结合,有效促进党员先锋岗、工人先锋队在精神传承、技术攻关、人才培养中的“双示范”,实现了广大职工政治素质、业务能力的“双提升”。有了思想引领,也要有一技之长。邹城市在竞赛、培训、创新上持续赋能产业工人素质成长。
“在技能竞赛的练兵场上不断打磨,才能实现个人素质的提升。”参加全市第七届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化验分析决赛的李昊说道。据了解,邹城市已连续举办七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从竞赛中先后走出391名技术能手,通过他们的带动,已成立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36个,企业创新型班组79个。
全市实施产业工人技能提升培训计划,工会与高职校合作成立“工匠学校”,设立职工技能培训基地,先后举办数控、新能源汽修等技能培训,培训各类技能人才6500多人。
围绕创新赋能,全市在根植创新土壤、成果评价、结果激励、推广运用等方面做了诸多探索。特别是今年以来,通过“五小”活动(即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着力开展管理智能化、人才高端化、成果产业化的提质增效行动,动员全市职工立足一线生产岗位,从“小”做起,以小活动解决大问题、创造大效益为中心,开创职工提素质、企业增效益、发展促转型的新发展格局。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山东新闻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如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媒体来源的信息作品,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并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该相关内容。如其他单位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应予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若因线路及本网站控制范围外的硬件故障或其它不可抗力而导致暂停服务,对于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如有什么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