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郯城:“法官驿站”成为基层治理“前沿哨”
时间:2023-03-09 11:14 浏览次数:
山东新闻网:(徐西江 葛倩 )山东省郯城县人民法院积极创新诉源治理举措,通过在乡镇、社区、企业设立“法官驿站”,安插基层治理的“前沿哨”,让法官真正“坐”到群众板凳上,“想”到群众心坎里,“干”到群众家门口,打通了司法服务的“神经末梢”。
该院依托诉讼服务中心和7处人民法庭,构建“7+1”诉源治理体系,在高峰头镇、庙山镇毛家社区、高科技电子产业园等设立8处“法官驿站”。法官、法官助理轮流到“法官驿站”值班,“下沉”村庄、社区、企业,收集分析当地群众婚姻、赡养、借贷、合同等司法需求,对辖区民事纠纷早发现、早介入、早稳控,通过线上线下指导调解、解答问题,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
近日,高峰头镇“法官驿站”值班法官栗瑞联合司法所、信访办、社区、村干部,在解庄村田间地头现场调解一起因树木造成农作物减产的农田相邻纠纷。经过“会诊”根源、释法说理和教育引导,现场拿出了双方当事人都满意的调解方案。一名当事人如释重负地说:“本以为这事得费时费力打官司,没想到这么快在家门口就解决了,而且是“零成本”解纷,我们没花一分钱!”
通过“法官驿站”的纽带作用,郯城法院深度融入基层治理。7处人民法庭积极向辖区党委政府“双报到”,主动加强与乡镇(街道)矛调中心、综治中心、司法所等职能部门沟通对接,前移关口化解矛盾纠纷,有效构建起了纵向贯通“镇街-村居-网格”,横向联通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等职能部门的分层递进、多方联动的基层治理工作体系,切实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7处人民法庭还借助“法官驿站”,开展“一月一巡回”审判,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裁判,选取赡养费、抚养费、婚约彩礼、相邻权等在农村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件,现场开庭,以案释法,增强了群众的法治意识,形成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去年以来,该院8处“法官驿站”深入村居社区开展矛盾纠纷排查8次,源头解纷697起;开展集中法治宣传24次,受益群众12000余人次,为基层干部群众提供法律咨询300余次;指导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开展调解工作56次,调解成功42件;巡回开庭55次,审结民事案件53件。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山东新闻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如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媒体来源的信息作品,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并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该相关内容。如其他单位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应予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若因线路及本网站控制范围外的硬件故障或其它不可抗力而导致暂停服务,对于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如有什么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