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宁邹城市工人文化宫建设成为新时代职工的“精神文化家园”
时间:2023-02-04 13:40 浏览次数:
山东新闻网: (马伟钢 贾相翠)在邹城这座城市里,处处可见从市工人文化宫培训出来的学员身影,有的在站桩舞剑、有的切磋太极;还有扛着“长枪短炮”摄影人、拉琴演唱的戏剧票友,这些学员为这座城市增添了活力,赋予了色彩,留住了记忆,市工人文化宫也为这座城市增添了浓郁的文化氛围。
近年来,充分发挥 “中国邹城工运史(劳模风采)馆” 阵地宣传优势,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接待了来自各行业的不同群体人员。展馆现在已经成为广大职工学习党史、工人运动史和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 “打卡地”。让广大职工深入学习党领导下的百年中国工运历史成就和历史经验以及为邹城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劳模风采,激励广大职工凝聚共识,统一思想。 开设了以“讲、学、演、诵、读、唱”形式的 “红色文化大课堂”,把红色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融会贯穿其中,运用情境式、沉浸式、体验式等各种表达方式,把“在知爱建”的主题实践活动,生动形象地展现、演绎成红色故事、爱岗敬业故事、励志奋斗故事,邹城工会故事。活动丰富多彩,演绎声情并茂。职工在自编自导、亲自参与、切身体会的鲜活故事中,自身文化精神得到了升华。
汇聚各级工会力量,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近职工身边、走进职工心里,搭建牢记嘱托、基层欢迎、职工叫好的“工会七彩桥”,在新区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全力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新篇章。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山东新闻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如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媒体来源的信息作品,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并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该相关内容。如其他单位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应予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若因线路及本网站控制范围外的硬件故障或其它不可抗力而导致暂停服务,对于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如有什么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