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县司法局:为乡村发展披上“法治保障衣”
时间:2022-10-09 17:29 浏览次数:
山东新闻网:(王德卫)推进乡村法治建设是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莘县司法局以开展“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活动为载体,落实“八五”普法规划,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织密矛盾纠纷防线,保障法律服务供给,打牢乡村法治基础,切实发挥法治对乡村振兴的规范、指导和服务保障作用,使法治成为构建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支柱。
强化法治宣传,打造特色法治文化阵地
为进一步厚植乡村法治文化,提升乡村群众法治素养,组织开展“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主题活动,打造特色乡村法治文化阵地,展现“八五”普法新亮点。全县定期确定普法主题,开展送法进乡村、法治文艺演出、法治讲座等活动,以基层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法律知识送进乡村、送进百姓心里,培育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行动自觉,为乡村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同时,扎实推进镇村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广场等阵地建设,建成了朝城、柿子园等多个镇级法治广场和妹冢镇荣盛家园社区法治文化长廊等多个村级法治文化阵地。
夯实治理基础,助力基层矛盾纠纷化解促稳定
扎实推进基层基础建设与乡村法治建设、振兴发展战略融合,实施“司法所规范建设年”专项行动,加强司法所基础设施建设,新提拔8名90后政法干警担任司法所长,连续招录公务员,配齐配强司法所工作力量,在24个镇(街道)设置全面依法治镇(街道)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积极发挥法治宣传、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公共法律服务等工作职能,积极参与基层依法治理,为党委政府提供法律意见和建议,指导建立村规民约,为促进基层法治建设提供有力保障。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始终坚持以处置在早、化解在小的原则,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有效化解土地纠纷、损害赔偿纠纷、合同纠纷、邻里纠纷等各类矛盾纠纷;推动司法所、基层法律服务所与公安派出所实现“两所共建 三方联动”,在24个公安派出所设置人民调解工作室,派驻人民调解员调处民事纠纷,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和平安不出事。为切实开通乡村法律服务这条“乡村振兴车道”的最后一公里路程,积极培育“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法律服务向农村基层延伸,确保法律服务不落一处、没有死角,为乡村法治建设和实现乡村振兴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聚焦法治需求,加大公共法律服务供给力度
乡村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是为乡村群众提供法律服务的直接窗口,加强法律服务平台建设是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全县建成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24个,工作站建有公共法律服务大厅,大厅设置立法民意征集点、公正协办点、行政复议联系点和法律服务等多个服务窗口,实现了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全覆盖;建成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878个,每个村居均配有法律援助联络员,为村(居)民提供身边的贴心服务。建立使用村(居)法律顾问微信群,通过微信网络视频等服务方式实现县、乡、村三级互联互通,成为百姓最贴心最直接的法律顾问。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山东新闻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如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媒体来源的信息作品,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并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该相关内容。如其他单位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应予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若因线路及本网站控制范围外的硬件故障或其它不可抗力而导致暂停服务,对于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如有什么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