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博山区人大代表黄元才帮扶困难群众宣传材料
时间:2022-08-31 15:57 浏览次数:
黄元才同志帮扶困难群众宣传材料
山东新闻网:黄元才1973年出生,中共党员,31时岁被推选为聂家峪村村主任,后任村支部书记至今,经过十八年的努力,把聂家峪村从一个集体经济收入不到2000元,人口353人的省级贫困村,发展为年集体经济收入近20万元,全村村民人人有股份,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村。先后被评为“淄博市乡村之星”、“博山区十佳新农人”等;村级也先后荣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山东省首批十百千工程示范村”、“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山东省景区化村庄”、“山东省森林村居”。2021年12月被评为区人大代表。
在全市五级人大代表“征民意连民心解民忧 助力品质民生”三年行动中,黄元才同志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深入到困难群众当中,联系对接、征集民意,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大力宣传我市各项惠民政策,倾情倾力听民声、访民情、解民忧,黄元才将村内老百姓积极调动起来,并保障整村发展的过程中全部村民都将受益,确立了“村集体+合作社+公司”的发展模式,有条件的村民以土地、果树作价及现金等方式入股合作社,村集体资产交由村内年轻人组建的旅游公司运营,贫困户将扶贫资金以股金形式建成村集体资产交由公司运营,而公司为贫困户、村集体、合作社分红。让贫困户分享到了扶贫产业发展红利,破解了贫困人口收益难以持续提高的瓶颈,也撬动了农户闲散资金,让普通老百姓不再游离在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一下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更重要的是有力地推动了农村集体经济的收入,通过扶贫资金变产业保障了贫困户收入,最终实现全面脱贫奔康。
在人大代表助力品质民生三年行动中,作示范当表率成为全区人大代表的心声与期盼,黄元才同志联系帮扶5户困难户,针对所帮扶困难户的共性与个性问题,突出问题导向,分析归类,制定三年帮扶计划和年度帮扶措施,持之以恒做好联系帮扶这篇文章,并按照帮扶计划进一步落实。在积极宣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同时,他先后深入到村贫困户家中,他每到一处都与贫困户进行了亲切交谈,详细了解他们生产生活近况、身体健康等方面以及目前还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出谋划策,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鼓励他们对未来生活树立信心。还为困难户提供村级公益性岗位护路员就业岗位,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帮助其解决身残就业后顾之忧。为带动贫困人口发展,成立了山东农缘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经过努力公司团队发展到22人,在餐饮住宿农业种植等项目上有22个村民长期工作,旺季可以带动30多个村民打短工,2021年公司为村民分红约26.4万元,并带动全镇16个村集体及这些村内脱贫在册人员分红77.68万元,为聂家峪村的脱贫攻坚贡献了重大力量,以实际行动助力聂家峪村片区的乡村振兴。
为了村里发展,黄元才同志还到处要政策、跑资金、拉投资,为乡村旅游发展打下了集餐饮、住宿、会议、采摘、农业种植、垂钓、赏花等产业为一体的基础设施:能够容纳600人同时就餐,150人同时住宿;栽种各类绿化35余万株打造赏花景观,其中栽种3600余株樱花树,打造了十里樱花漫道,栽种90000余棵黄栌树苗及连翘,打造千亩红叶谷及黄金谷;建设蓄水塘坝20000m?一处用于灌溉垂钓;建成800㎡水上乐园配套餐饮;建成200亩樱桃采摘园,650㎡农业蔬菜采摘大棚等,累计实现固定资产投入约4500万元。黄元才同志在助力高品质民生建设中走在前作表率,充分展现出人大代表的良好精神风貌和责任担当。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山东新闻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如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媒体来源的信息作品,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并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该相关内容。如其他单位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应予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若因线路及本网站控制范围外的硬件故障或其它不可抗力而导致暂停服务,对于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如有什么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