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郯城法院判令涉事企业四成担责并发出司法建议
时间:2022-08-05 09:51 浏览次数:
364亩玉米大幅减产谁之过?
临沂市郯城法院判令涉事企业四成担责并发出司法建议
山东新闻网:日前,临沂市郯城县人民法院宣判一起因企业修路导致农田排水受阻、364.4亩玉米汛期被淹大幅减产的涉农案件,依法判令涉案企业承担40%责任,赔偿受害农户经济损失148147元。审理过程中,郯城法院为确保农民利益不再遭受二次侵害,及时发出司法建议,敦促企业和相关部门在汛期到来之前消除隐患。此举在辖区收到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也为该院“为群众办实事”法院创建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郯城县某涉农企业坐落在一大片农田之间,周围是当地农民种植的玉米等旱地作物,企业与农户共用生产路和排水沟。为了方便交通,该企业在排水沟上建桥修路,对部分排水沟进行了截断、改建,安装多处水泥排水涵管并对桥面进行了硬化。
2021年7、8月份,进入汛期后,由于降雨量大,雨水汇集,该企业附近用于泄洪排涝的排水沟因加装的水泥涵管管径太小,导致积水不能在短时间内排出,形成严重的农田内涝,大片玉米地被淹。长期积水导致4户农民承包经营的364.4亩玉米受灾严重,大幅减产。经相关部门测算和市场调查、评估,确定这次水淹造成经济损失370368元。
郯城法院审理认为,受损农户承包经营的土地与该涉农企业系相邻关系,双方均依法享有通过涉案地块周边沟渠排水的权利,双方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因用水、排水、通行、铺设管线等利用相邻不动产的,应当尽量避免对相邻不动产权利人造成损害,造成损害的应当予以赔偿。本案中,涉案企业在排水沟渠上加装水泥涵管,但涵管的孔径过小,排水不畅,雨水聚集,导致周围土地的玉米长时间被淹,造成经济损失,存在一定的过错。2021年7、8月份当地的降水持续时间长且短时间内降水量较大,加之涉案地块地势较低,也是雨水大量汇集的因素,该因素系不可抗力。综合各种因素造成损失的原因力大小,法院确定企业应承担40%责任,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判决企业赔偿农户损失合计148147元。目前已全部履行到位。
审理案件的同时,承办法官考虑到排水沟存在的水灾隐患如不及时排除,汛期来临仍然会严重威胁到该地块的农业生产,于是向企业和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发出及时整改的司法建议。 (徐西江)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山东新闻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如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媒体来源的信息作品,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并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该相关内容。如其他单位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应予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若因线路及本网站控制范围外的硬件故障或其它不可抗力而导致暂停服务,对于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如有什么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