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真大,帮犯罪嫌疑人逃匿提供吃住被公诉
时间:2022-08-01 15:12 浏览次数:
山东新闻网:(通讯员:刘晓楠)被“好心”蒙蔽双眼,主动帮助犯罪嫌疑人逃避法律的制裁,不仅没有真正“帮助”他人,白白浪费了主动投案的机会,反而触碰到法律底线,最终把自己送上了犯罪的道路。
2020年11月初,被告人甲在明知丙(另案处理)涉嫌犯罪的情况下,仍多次提供交通工具帮助丙在泗水县多地躲藏,并驾车带丙与被告人乙见面。之后,乙在明知丙涉嫌犯罪的情况下,仍为丙租赁了某处住房帮助其逃匿,并多次提供食物、生活用品等。
期间,丙又将涉嫌犯罪的丁(另案处理)叫至该房屋内共同居住。乙在明知丁亦涉嫌犯罪的情况下,未提出异议,仍继续为丙、丁提供食物、生活用品等,甲则继续提供交通工具。直至同年12月底,甲、乙、丙、丁被公安机关抓获。
受案后,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检察院经审查认为,被告人甲、乙明知丙、丁涉嫌犯罪的情况下,仍为二人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二人逃匿,其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条第一款,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以窝藏罪追究其刑事责任,遂依法提起公诉。
检察官提醒,窝藏犯罪嫌疑人,看似为其提供了一条“生路”,其实是你和他一起走上了歧途。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法律意识淡薄,常常被亲情、友情裹挟,对于犯罪的人“施以援手”,却不知自己也在犯罪。在这里提醒广大人民群众,要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增强法律意识,不要好心办错事,触犯法律而追悔莫及,如果遇到涉嫌犯罪的亲友,更要积极说服及时投案自首,争取宽大处理的机会才是正道。(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检察院)
(文中人名均为化名)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山东新闻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如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媒体来源的信息作品,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并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该相关内容。如其他单位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应予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若因线路及本网站控制范围外的硬件故障或其它不可抗力而导致暂停服务,对于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如有什么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