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当前位置:主页 > 地方 >
山东莒南特教:用爱引领,向着明亮那方前行
时间:2022-06-01 11:19  浏览次数:

【莒南新教育·教育叙事】山东省莒南特教:用爱引领,向着明亮那方前行

  山东新闻网:(沈兰飞)《新教育》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教育的爱心是空气,是阳光,是土壤,是水源,是粮食,是布匹......”冰心说过:“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教师的爱是最能打动学生心灵的力量。做为老师的我们,在孩子慢慢成长的过程中,需静待花开,尊重孩子在每个阶段的发展特点,正确给与指引。
 
  新学期我接手一年级学生,面对一张张稚嫩的面孔,除了看到他们的可爱与天真,同时也观察到了一些问题。对于一二年级的孩子,无论从认知能力还是生理发育都还处于幼儿向儿童转变的时期,为让孩子们更好的适应小学生活,必须做好这个阶段的过渡和衔接。我校学生大多来自乡镇,为方便更多家庭解决接送孩子上学难的问题安排住宿制,班里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衣食住行全靠父母包办,习惯了父母的照顾,现在不在每天都能见到父母,难免出现情绪波动。为了适应学校生活,往往处于相当不安和紧张状态之中,每天闷闷不乐。部分孩子不愿和别人沟通交流、协助合作,甚至个别孩子有以哭闹方式来引起别人注意的现象。作为班主任除了心理上进行辅导和生活上给与关爱外,更多的利用每周六周日的社团活动课组织孩子们一起,以最舒适的方式,跟他们一起通过绘画、手工等课程来让孩子们打开心扉,学会沟通,学会合作,通过主动交流,排除心理障碍。每个星期的社团活动课内容都不同,所以孩子们很期待。这个星期是绘制木板画、石头画,孩子们第一次看到可以在石头上画画,感到异常兴奋,兴趣极高,边跟着老师学习,边和同学们交流,一起商量颜色搭配。有的孩子画完后,还主动站起来给同学们讲解自己画的是什么,画里都有谁,虽然画的画很幼稚,也不是很漂亮,但让听障孩子明白了用画可以表达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在DIY主题制作《我们一起学古诗》手工贴画时,我们选取古诗《悯农》、《咏鹅》、《静夜思》等一年级阶段的古诗,学习古诗对于听障孩子来说非常困难,由于年龄小,生活阅历浅,在加上听力有障碍,很多感受只能通过视觉感知,缺乏对外界事物正确客观的理解,尤其一些需要意境体会的古诗。《悯农》这首古诗孩子们不能很好理解农民伯伯辛苦劳作,学会珍惜粮食的同时,珍惜现在生活。通过手工制作,我们一起在纸板上粘贴事先准备好的材料,边粘贴边一起背诵古诗,一字一句,图文对应,边理解边构图,一个孩子剪,一个孩子贴,相互帮助,一起合作。当粘贴农民伯伯在烈日下耕作的时候,突然一个孩子拿出彩笔,在农民伯伯脸上画上了颗颗汗珠,并用手语告诉我“天气很热,他很辛苦”!看到孩子们能去体会古诗的感受我很欣慰。在黏土创意画制作时,以《我长大了》为题,这节课是用画来进行情感交流的,孩子们想象力很丰富,自由创作,完成作品后并讲讲创作内容。有的孩子制作了自己的一家,有爸爸、妈妈、妹妹还有小狗狗。并跟“家人”说,自己长大了,要上学了,老师说我很棒,我要加油!听到这些话,我很感动,通过这样一个个零距离的互动,孩子们打开了心扉,并懂得了合适的情绪表达。
 
  爱是一个人成长道路上重要的营养剂,是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非常有必要的能量。通过连续几个大周的社团活动课拉进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孩子们感受到老师如亲人般的温暖,不在焦虑恐慌。用爱引领,向着明亮那方前行,在新教育的背景下,我们的教育生活必将更加幸福,更加明亮!

分享到:
文章编辑: 陈秀荣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山东新闻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如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媒体来源的信息作品,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并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该相关内容。如其他单位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应予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若因线路及本网站控制范围外的硬件故障或其它不可抗力而导致暂停服务,对于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如有什么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