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金乡县“先礼后兵”化纠纷
时间:2022-05-27 11:23 浏览次数:
山东新闻网:(耿瑞)《三国演义》中有“先礼后兵”一词,讲的是先以理服人再兵戎相见不晚。济宁市金乡县羊山司法所在调解一起耕地纠纷时,就成功运用了这种方法,化解了矛盾纠纷。
当然这里的“兵”,并不是什么动手动粗,也不是以权势压人,而是运用了村委会的职能,促进了矛盾纠纷的化解。原因是这样的,时下正值农忙季节,地里的大蒜要收获和晾晒,地方有限,有些村民把一些小的空闲地也要看在眼里,为的是有地方晾晒大蒜。近日,大刘村一村民刘某向司法所申请调解,说跟本村的另一村民张某有矛盾,因为他地头的晾晒大蒜的地皮被对方种上了树。司法所第一时间到了现场调查,村民张某辩解道,种树的地方原来是他家的地,因为村委会要修生产路,占用了他家的耕地,当时本着利于生产的奉献精神,未向村里索要补偿,该地皮理应还属于他。村民刘某表示,他在自家地头上堆放农作物天经地义。可以说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时难解难分,双方也都不肯让步。司法所联合村委会,多次劝说讲道理都没有结果。
最后在司法所的建议下,根据村委会职能,认为既然把这段路收归集体所有,就有权决定这块地的使用,任何个人不能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擅自占用。村委会在基层自治的过程中,对于矛盾纠纷的化解具有主体责任,既然矛盾双方为了一块公用土地发生争执,村委会可以直接要求双方都不得私自占用。经村委会这么一说,矛盾纠纷的双方都觉得自己不占理,也就没了脾气,偃旗息鼓。
司法所和村委会在调解前段用的“礼”,也是本着把矛盾纠纷及时化解、促进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的原则,既然前段的“礼”讲不通,就要采取后段的“兵”来对待问题,先礼后兵,有理有据,公正合理。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山东新闻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如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媒体来源的信息作品,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并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该相关内容。如其他单位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应予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若因线路及本网站控制范围外的硬件故障或其它不可抗力而导致暂停服务,对于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如有什么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