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梁山县“义和+”调解新模式为民解忧促和谐
时间:2022-05-25 16:58 浏览次数:
山东新闻网:(毛筱、任慧、曹孔睿)“多亏了调解员和法律顾问帮忙,我家的矛盾才能解决,我以后的生活也有保障了,谢谢你们了······”老人李某英感激地说。近日,梁山县马营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联合村(居)法律顾问成功化解了一起因拆迁引起的家庭纠纷。
农村拆迁改善居住环境是一件好事,但时常因利益纠纷产生家庭矛盾,李某英就是其中一户,三个儿子因拆迁产生纠纷,李某英跟随村委会工作人员来到马营镇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希望通过调解化解纠纷。
2017年9月,为改变农村居住环境,需要对宋庄村进行拆迁改造,李某英就是第一批拆迁户。李某英有三个儿子,拆迁时,次子张某法在外地未回,长子张某旺与三子张某运二人私下商量将李某英面积为32.16平方米的房屋平分,以减少购房需要交纳的钱款,张某旺将房屋面积折合成现金付给三子张某运,母亲李某英由张某旺负责养老送终。二人商议后结果并告知母亲李某英。今年社区建成选房时,长子张某旺想将李某英的32.16平方米全部归自己所有,此时次子张某法已从外地返回,不同意此方案,且母亲李某英本人不愿与张某旺居住在一起,因此老人找到了镇调委会要求调解。
镇调委会受理此案件后,经过多方调查了解,考虑到此案件的复杂性,镇调委会调解员决定用“义和+”调解模式,邀请村(居))法律顾问联合化解,考虑到当事人系亲属,矛盾又比较尖锐,调解员决定采取背对背调解法,从法、情、理角度分别与当事人沟通,了解各自的诉求,解决矛盾点,一方面由调解员先找到李某英谈心,了解老人内心的真实想法,耐心向老人讲解调解方案,毕竟对李某英来说,解决以后的居住和养老问题是最重要的。另一方面,法律顾问分别找到李某英的三个儿子,从《民法典》入手,详细讲解相关法律规定,并从年轻人应该敬老、养老的角度悉心劝导一家人应“以和为贵”,希望三人能摒弃前嫌,重拾亲情。
调解员将当事人召集到义和调解室,经过现场沟通和调解,终于达成调解协议:李某英拆迁的32.16平方米房屋归次子张某法所有,李某英跟随张某法居住一辈,由张某法养老。李某英在张某法处居住期间,张某法须保障李某英衣食无忧,生活愉快。张某旺、张某运可随时看望李某英。
随着城乡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土地流转、拆迁、宅基地等纠纷不断增多,群众对法律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将“义和”调解品牌的调解技能与法律顾问的法律专业性相结合,能更好为群众的解决矛盾、化解纠纷。同时,法律顾问作为“第三方”独立于当事人,将其专业性和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注入到调解中,容易得到村民的认可,使调处成功率大大增加,有力的维护了辖区稳定。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山东新闻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如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媒体来源的信息作品,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并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该相关内容。如其他单位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应予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若因线路及本网站控制范围外的硬件故障或其它不可抗力而导致暂停服务,对于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如有什么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