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特教:“抗疫情,护心灵”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儿童居家心理健康教育
时间:2022-04-01 12:20 浏览次数:
山东新闻网:(沈兰飞)疫情反复,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改变,孩子们也感受到不一样的变化。随着居家线上学习、非必要不外出、外出必须佩戴口罩、不能聚集不能和小朋友玩耍......家长和孩子难免有情绪、行为上的波动。特殊儿童认知能力较差,难以理解和接受长时间相对封闭的居家生活,甚至会出现恐慌、烦躁不安、行为异常、思维钝化等不良反应。心理健康也是对抗病毒的有力武器,作为特殊儿童他们更需要心理抚慰。因此,莒南县特殊教育中心开展线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开通心理服务热线,帮助家长、孩子做好心理疏导,守护心灵健康。
一、了解疫情,儿童也有“知情权”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对于特殊儿童来说很难理解和接受长时间的居家,为了让孩子不外出,很多家长不知如何跟孩子讲解病毒的危害性,只能告诉孩子外面很可怕不安全,外面有怪兽还有很多细菌......特殊儿童很容易被周围环境所影响,对于居家防疫不能只是简单的要求、命令、吓唬孩子。我们有必要让孩子了解疫情存在的真实性,这也是孩子自己成长的一种期待和认可,我们也应该尊重他们在成长道路上的“知情权”。教师在授课时运用儿童语言通过绘本故事、新冠病毒的儿歌视频等告诉孩子发生了什么,让孩子知道当前的情况,明白新冠病毒的危害,让孩子更好的理解和预防。家长在家里跟孩子更需要沟通,明白疫情防控的必要性。当孩子理解了就不会在出现因不能外出而吵闹的现象,会主动佩戴口罩、勤洗手,配合核酸检测。从而不会因错误的引导让孩子失去思考和判断能力,即便疫情结束也会留下恐慌心理,造成外出困难、就医困难等现象。
二、开展在线心理辅导,家校共育
疫情重卷来袭,家长们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有来自经济的、生活的、身体的等。父母的不良情绪更容易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造成不良后果。孩子通常会通过父母的情绪和反应来认识和看待世界,父母情绪稳定就是孩子的强心剂,才能给孩子带来稳定积极有力量的一面,才能让孩子有安全感。因此,利用线上教学,及时向家长朋友推送有关成人心理疏导的文章,包括如何跟孩子沟通,如何应对孩子无理要求,如何陪伴孩子健康成长等心理健康科普视频。为此,我们还开通心理服务热线,对需要的家庭给与帮助,让家长们放松心情和孩子一起共克时艰。
(一)合理关注疫情
居家期间,电子产品关注信息较多,非官方不真实信息容易造成情绪波动。因此,要获得科学真实信息,合理关注疫情,不信谣,不传谣,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不跟孩子解读不确定的信息,不观看不真实视频,特殊儿童理解能力薄弱,易错误解读,形成不良后果。家长也要及时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及形式,不让孩子独立使用手机,不操作跟学习无关的软件。
(二)用爱、用心陪伴
亲子陪伴是最好的心理疏导剂,家长只有走进孩子心里才能发现他们真正想表达什么。居家期间,珍惜陪伴孩子时光,多一些理解,多些关爱,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让孩子感受到大人的包容。通过线上教学,教师推送童话故事、手工制作、功夫律动操等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完成也可排解焦虑情绪。家长还可以根据教师的推送视频和孩子一起参加班级组织的猜谜语、唱儿歌、讲故事等比赛活动。和孩子一起下厨,做一道菜、创意一道美食,通过这些方式来缓解居家的不良情绪,学会情绪转移,做快乐的自己。
(三)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疫情居家期间,根据学校制定的作息时间表,制定合理家庭计划,创造机会引导孩子积极参与到家庭卫生中来,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开展家庭活动,听取孩子意见。通过视频和孩子一起体育锻炼,消耗体能,提高睡眠,引导孩子有规律的生活。特殊儿童免疫力低下,更需要健康体魄,坚持锻炼身体,是保障身体不受侵害的重要方式,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更是抵抗病毒的有力武器。
三、认识逆行英雄,传递榜样力量
在这特殊时期,为了打赢这场战役,全国人民都在努力配合疫情防控工作。有钟南山院士和科学家们一起研制抗体,有医生们穿着不通气的防护服救治感染的病人们,更有各行各业的志愿者随处可见。无论在怎样的危险时刻,都会有逆行的英雄们挺身而出,他们勇于担当、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那对于我们也应该做出自己的贡献,尽量少出门,锻炼身体不生病也是在为战役做贡献。教师通过线上视频引导,让孩子们感受榜样的力量,减少因居家不能外出玩耍而产生的烦躁心情。
疫情无情,人有情,战役也需从“心”出发。我们坚信,爱和希望定能战胜病毒!愿:待到阳光正好,微风不燥的日子,你我归来,皆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