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梁山县馆驿镇网格化管理有效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时间:2022-02-25 10:18 浏览次数:
山东新闻网:在全面推进“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建设和“1446”社会治理体系的基础上,馆驿镇在“网格化+信息化”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方面开展积极探索,通过以党建带网格、“软硬”兼施、“1+N”工作机制等,使“小网格”释放“大能量”,切实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一、以党建带网格,构建治理新体系。为突出综合网格的政治功能,突出党建引领作用,以党建带网格,对网格队伍实行层级化管理,馆驿镇党委将32个村划分为49个网格,配备网格员49人,实行各级网格层级负责制、党组织负责制,党组织覆盖到基层社会治理网格上,由各级党组织一把手担任本级网格长,一级对一级负责,下级对上级负责。镇级网格员由包保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及包村人员担任,村级网格员由村“两委”干部担任。同时,依托“党建+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馆驿镇党委还设置党员先锋岗,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好党员突击队、党群志愿服务队“两支队伍”的力量,切实将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贯穿到疫情防控、疫苗接种、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人居环境整治等各项工作当中。该镇还建立起一套基层治理“网格化”闭环运行机制,以问题线索发现、甄别、上报、交办、处置、反馈、办结7个步骤形成闭环,构成网格服务管理工作执行的有效保障,形成“事发有上报,事中有处理,事后有反馈”的全链条环路处理流程。
二、“软”“硬”兼施,推动网格化管理。软件方面,该镇充分发挥“和为贵”网格化手机客户端的作用,镇村两级网格员利用该系统上报处理网格事件,完成信息录入、分拨交办、通报反馈、督察督办、考核评价的工作。同时,加强村级与镇级、县级的沟通联系和工作对接,更好的实现数据共享,提高信息流转效率,使治理过程可量化、可追溯、可考核、可追责。硬件方面,该镇积极建设网格化管理中心,统筹整合相关职能部门的资源加以利用,达到信息共享,实现“多网合一”。同时,通过“雪亮工程”为群众点亮“安全灯”,让监控探头成为群众的安全眼,把各类重点关注场所监控视频接入综合网格指挥调度中心平台。目前,已接入政府统建的监控探头与群众自建的监控探头100余个。
三、“1+N”工作机制,推进基层治理齐参与。为进一步推动网格化“精细化”服务,架起党委、政府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有效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馆驿镇积极推行网格化“1+N”组团式工作模式,充分发挥了党员干部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更好地建立共同支撑起“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在各类重点工作活动中,馆驿镇通过“1+N”(即1个网格员+N个信息员)工作机制,积极推进基层治理齐参与。目前馆驿镇共有网格员和信息员860名,即以49个网格员为基础,将镇包村干部、党员、志愿者等814个信息员纳入网格管理团队,充实网格信息员力量,使网格信息采集覆盖面更宽,触角更灵敏,努力构建“人人都是信息员”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李同金)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山东新闻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如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媒体来源的信息作品,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并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该相关内容。如其他单位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应予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若因线路及本网站控制范围外的硬件故障或其它不可抗力而导致暂停服务,对于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如有什么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