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金乡县:四招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提档升级
时间:2022-02-24 10:21 浏览次数:
山东新闻网:(李洪菊)山东省金乡县司法局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发展重点和基层干部群众的法治需求,坚持党建引领、注重骨干培育、创新“新媒体+普法”新载体、强化法治保障,以提升基层法治化水平为主线,积极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提档升级。
一、党建引领提升民主法治示范村政治保障
金乡县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党建促创建,结合金乡县实际特色,严格对照《关于开展济宁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的通知》要求,列出“创建清单”,通过召开金乡县“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推进会、下镇(街)指导、定期组织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等方式,推进基层民主法治示范创建工作高标准定位、高起点谋划、高效率落实。
对已命名的全国全省全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定期开展自查、复核、督查,不断激励基层开展民主法治创建的动力,充分发挥示范村(社区)在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方面的引领表率作用。
鸡黍镇、兴隆镇等通过召开“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复核复验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并督促落实;金乡街道、高河街道针对“微小权利清单”“村务制度规范”等机制建设进行专题研讨交流;鱼山街道创新推出“法治积分驿站”“民法典主题广场”“评理说事亭”等特色化建设项目……截至目前,金乡县共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6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215个,占全县行政村(社区)总数的51.86%。
二、骨干培育引领普法队伍建设
金乡县坚持“试点打造”-“重点推进”-“全面铺开”的原则,在全县范围内重点培育了一批以村两委班子成员、网格员、退休老党员等为重点的“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学法用法示范户”骨干队伍,并构建“骨干队伍”与“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对接机制,为“骨干队伍”提供及时有效的业务指导帮助,确保为每个村(社区)培育2-3名能收集社情民意、普及法律常识、服务基层治理、化解矛盾纠纷的“骨干法律人员”,最终实现全县430个村(社区)全覆盖。
依托县、镇(街)、村(社区)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将“法律骨干人员”与83名村(社区)法律顾问整合,丰富基层普法队伍,引导村民合理表达利益诉求,有效解决疑难问题,营造法治乡风,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有效把纠纷解决在乡村、化解在基层,打通了基层依法治理“最后一公里”。
截至目前,金乡县共推选1044名农村法律明白人,706名法治带头人,360户学法用法示范户,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学法用法示范户组织或参与法治宣传教育活动400余场次,调解矛盾纠纷140余件,收集社情民意1600余项,成为维护基层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
三、创新“新媒体+普法”新载体提升基层依法治理法治化水平
县委依法治县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办公室抓住普法视频直观生动活泼,信息含量高,方便快捷的特点,率先提出以“‘典’亮云端·法润万家”为主题的民法典周周宣讲活动,每周定期邀请我县新时代“法润万家”民法典宣讲团成员,通过日常情景的“小切口”打开民法典“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通过诙谐幽默的表演方式,以小见大,引出民法典条文,让大家在轻松愉快中学习法律知识,真正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现已经播出42期,被学习强国采用10期,通过法润万家微信塔群传送到千家万户。
相继录制了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今天是你的生日》《青春心向党·百年绽芳华》《我和党旗合个影》,庆祝新中国成立72周年,录制《祖国,我想对您说》等视频,并在灯塔党建在线、学习强国平台发布。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契机,录制《金乡县司法局“干部下沉一线助力秋收秋种”纪实》系列节目3期;以法治政府创建、法治乡村建设、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文明城市创建等中心工作录制了《金乡县司法局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群众满意度调查》《党内法规这道“题”,金乡这样做!》《金乡县“五位一体”布局法治乡村建设》《良法善治护航发展——金乡县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汇报片》《传递和谐声音》系列视频6期,截至目前,累计创作法治微视频40余部,繁荣法治文化作品,真正让普法活起来、看得懂、群众爱。
四“三治”融合创新基层依法治理新模式
坚持用依法治理思维引领乡村治理,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和村规民约规范村(社区)干部的行为,让依法决策、依法办事成为习惯和自觉。实现了治理机制“三个转变”,即由“为民做主”向“由民做主”转变,由“单向管理”向“多元治理”转变,由“民主协商”向“协商民主”转变,打造了“三治融合”基层治理新路径,推动民主管理规范有序。
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后史屯村坚持“法德共治”的理念,推行“用德管干部,用法管村庄,以孝管村民”的“三管模式”,探索出了一条“文化先行、法德共治、全面发展”的新路子。村“两委”始终围绕“法德共治,和谐共建”这一民主法治建设主线,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带领全体村民学法修德,在村内营造了良好人文环境。
鱼山街道在金水社区探索创建“法治积分驿站”品牌,积极搭建法治治理新平台,创新新型城乡治理的体制与机制,打造出“1436运行模式”,即建立了1套工作体系,形成了崔口村、金水社区、张庄社区公共法律服务站和全镇工作枢纽4大服务平台,实现了村民参与、积分回馈、融媒动员的3套运行机制,打造了党建引领、美丽乡村、移风易俗、法治活动、志愿服务、法治议事6个服务项目载体,通过“践法治事、存法治分、兑法治奖”,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共建美好家园的积极性,有效解决了基层治理的诸多难题,进一步弘扬了法治新风尚。截至目前,鱼山街道“法治积分驿站”累计积分300万余分,开展活动100余场,累计参与3万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