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当前位置:主页 > 地方 >
阳信县信城司法所:创新工作机制全面推进司法所规范化建设
时间:2022-02-19 16:11  浏览次数:
  山东新闻网:阳信县信城司法所贯彻落实县委依法治县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司法所建设意见》精神,不断夯实司法所基础建设,职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成为信城街道法治建设的基础平台和基层依法行政的法治参谋。
 
  一、注重工作推动,狠抓规范化建设的落实
 
  注重阵地建设。大力争取街道党工委政府支持,通过资源整合,设立公共法律服务站、调解室、档案室、安置帮教室。2014年获得“省级规范化司法所”称号。
 
  注重队伍建设。配备2名具备法律执业资格的政法干警、3名专职人民调解员,法律顾问轮流坐班,充分整合队伍资源,打好“专职人民调解员+法律顾问”组合拳,提升纠纷化解率,壮大基层队伍,提升司法所队伍保障和法律服务水平。
 
  注重品牌建设。在信城街道古街社区梨乡嘉园小区设立“梨乡法屋”,内设多间法律服务功能室,将法治元素渗透到社区文化、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增强法治文化教育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打造和谐稳定美丽新信城。
 
  二、融入工作大局,提升规范化建设的水平
  与构建大调解格局相结合。信城司法所充分整合辖区各类纠纷化解资源,联合派出所、信访所等相关部门,发挥专职人民调解员、法律顾问、网格员、村干部的作用,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创新“五字调解法”,努力打造“梨乡诚信调解工作室”和“梨乡法屋”金字招牌,大力构建“大调解”格局,打造“枫桥经验”信城品牌。
 
  与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相结合。充分整合线上、线下公共法律服务资源,严格落实法律顾问值班制度,让法律顾问参与到法律咨询、纠纷化解、普法宣传等各类法律服务活动中,推进智慧司法,推广应用公共法律服务一体机,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公共法律服务,为信城街道安保维稳工作提供坚实的保障。
  与“八五普法”新态势相结合。以“八五”普法工作启动为契机,在《民法典》《法律援助法》等新法律法规出台之际,充分调动社会力量,传统普法与新媒体普法相结合,营造共同关注、共同参与、共同监督的良好局面。
 
  与特殊人群管理相结合。信城司法所落实“动态五查”矫正监管模式,即系统必查、微信共享、手机端签到、走访结合、实时抽查,做到行知去向,动知轨迹。树立帮扶致富创业典型,鼓励和激发社区矫正对象和安置帮教人员的工作生活积极性。加强管理的同时切实为矫正对象解决好思想症结、生活贫困、就业困难、家庭不和等问题,开展“学习强国”每日打卡的学习模式,通过微信群转发最新的法律知识、法治热点和警示案例。
 
  三、创新“4321+X”工作法,完善规范化建设体系
 
  司法所推动指导街道建立领导班子带头学法机制,助力法治政府创建工作,确保学习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司法所每年组织全体领导班子集中理论学习4次,每次确定一部法律法规进行深入讨论;每年举行法治专题讲座3次,邀请党政法律顾问给全体机关干部亲自授课,答疑解惑;每年召开法治研究部署会2次,研究现阶段法治工作要点和难点;司法所联合依法治街办公室每月集体讨论1次,工作人员汇报该月的工作进度,同时联合相关站所不定期的邀请网格员和企业负责人开展安全生产、环保等法治教育专题培训会。(阳信县信城司法所)

分享到:
文章编辑: 山东新闻网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山东新闻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如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媒体来源的信息作品,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并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该相关内容。如其他单位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应予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若因线路及本网站控制范围外的硬件故障或其它不可抗力而导致暂停服务,对于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如有什么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