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闻网:(陶遵臣)日前,经网上投票、严格评审和媒体公示等环节,“山东好人”2020十大年度人物评选结果揭晓。其中,坚持为烈士守墓20年、不改初心的荣成市港西镇北港西村村民退伍老兵张起明位列其中。
烈士陵园的守墓人
张起明,1932年5月出生,荣成市港西镇北港西村村民。先后参加过威海保卫战,长山岛战役。1962年主动响应号召,作为退职军人退职返乡。
1980年,同乡战友张锡淑联系张起明给当年一起出村抗战、牺牲的战友们修建纪念碑。从开工到组织人力施工,再到日常维护,张起明老人都亲力亲为,老人也成了北港西烈士陵园的守墓人,这一守便是20年。
无论刮风下雨,每天老人都会去转一圈,找那些老战友念叨念叨,他用坚守,来沉淀心中无尽的情思和怀念,传递着革命烈士的光荣与梦想。
贫农出身的张起明,家中排行老二,他终日跟随家人在如何躲避日寇的烧杀以及国民党剥削抢夺的奔波中度过了童年。不曾想,有一天他的亲叔和大哥因为说了几句反日的话,就被日军抓去严刑拷打,家人经多方周旋才将二人救出来。
经历过日军酷刑和国民党百般刁难的大哥张起顺,毅然决然去参加八路军。大哥带头,兄弟们齐声响应。
战争很残酷,随时可能牺牲。即便如此,对于大哥带头参军,他们的母亲不但没有阻拦,而且还鼓励儿子们,在部队好好干,别给乡亲们丢脸!
就这样,兄弟四人,除了小弟因为近视眼没被部队应征,剩余的三兄弟都踏上了保家卫国的征程。那一年,张起明才15岁。
刚比枪杆子高一点的张起明,在老兵眼中还是个稚气未脱的孩子。无论是在飞机轰炸、敌军追击、吃糠咽菜的恶劣环境里,还是在深夜骑马坠崖、中弹不下火线的顽强坚守中,张起明都不曾掉眼泪。
难忘威海古陌岭战斗
1947年10月3日,国民党军25师108旅322团从烟台沿烟威公路向威海进犯。国民党军占领雕山后,于10月18日向古陌岭进犯。东海独立三团三营八连浴血奋战,打退国民党军多次进攻。
11月17日中午,国民党军倾巢而出,再次发动进攻。炮火猛烈轰击古陌岭山顶;下午3时,国民党军在炮火和飞机掩护下,向古陌岭山顶猛攻。
“我们子弹打光了,就扔手榴弹,手榴弹打光了,就抓起石头砸,临近了就拼刺刀,许多战士没刺刀,就用枪托打,枪托打断了,就揪住敌人厮打……”张起明回忆说,“那场仗打得很惨烈,成班成排的人都没了。”
部队撤回来后,张起明回到了原来部队驻防的威海戚家庄,平时与战友们一起训练的打谷场如今冷冷清清。
走进曾经与战友一起住过的屋子,张起明蹲在屋角哭了:“一个班的人啊,就回来了我一个。”
迎来新中国成立
在参加威海保卫战、打完长山岛战役后,张起明在驻扎的海岛上迎来了新中国成立。“这一天,我的战友没能看到。我活着,就是替他们活着,替他们看着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张起明说。
1950年,张起明被派往胶东军校速成学校学习,后因学习成绩优异,被派往济南军区干部学校进行学习,因表现突出,学校领导找他谈话,想派他去苏联进修。
对于20岁的他来说,这种机会非常难得,他却拒绝了。身边的人说他傻。他说,跟我从家乡出来的战友都在长山岛上,我要跟我的战友们在一起。
后来,他从部队转业,被安排到崖西公社担任武装部长,1962年在国家困难时期,为了给国家减轻负担,他又主动响应号召,作为退职军人退职返乡,在村里担任村党总支副书记,回乡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1980年,在浙江疗养的同乡战友张锡淑联系到他,说想捐款,给当年一起出村抗战、牺牲的战友们修建个纪念碑,无奈身体有病又身在他乡,无人具体操持此事。张起明听后,就回了他一句话:“放心,这事,我来!”
从此,张起明就成了北港西烈士陵园的守墓人。从开工到组织人力施工,再到日常维护,张起明都亲力亲为。从北港西村到陵园三里地远,无论刮风下雨,每天他都会去转一圈,哪棵树苗死了,立即补种上,哪里长野草了,马上锄掉……这一守,就是20年。
如今的张起明已经是89岁高龄。老人说,只要自己还能走得动,就会到陵园看看,这里有他44名同村出征牺牲没回得来的战友,守着他们,给他们念叨念叨今天的好光景,把今天的好日子,讲给他们听……(山东省威海市公安局政治部)